
中國一重重型裝備制造廠裝配現場工人正在組裝軋機部件。
黑龍江日報11月28日訊 近日,由中國一重大連核電石化承制的世界最大SD專利環氧乙烷反應器順利啟程發往用戶。該裝備的制造完工,再次刷新世界SD專利環氧乙烷反應器的制造紀錄,標志著我國超大噸位石化裝備制造的技術創新能力和超級工程的創造實力。
今年以來,中國一重加快創新驅動步伐,持續推進轉型昇級,打造研發、制造、應用全產業鏈。前三季度,公司利潤總額同比增長38.1%;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5.1%,繼續保持高質量增長良好態勢。
加快科技創新
『大國重器』煥發新生機
緊盯國家戰略和市場需求,堅決有力保障國家重大項目、有序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強化創新能力建設。幾年間累計取得核電鍛件一體化技術等24項重大科技成果,榮獲省部級以上科學技術獎26項,國家重大專項按期交付,破解重型H型鋼萬能精軋機組設計技術等3項『卡脖子』難題,完成『華龍一號』等全部核電首臺套主設備及一回路主鍛件研制,單重3025噸級漿態床鍛焊加氫反應器再次刷新世界制造紀錄。
創建科技創新動力機制。先後制修訂《科研項目管理制度》等14項制度辦法,實施研發人員項目分紅制、科技型企業探索實施工資總額單列政策及員工持股計劃等15項改革舉措,有效提昇企業創新體系整體效能。依托『重型技術裝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能源重大裝備材料研發中心』等近20個創新平臺,推進『超大型擠壓設備及工藝技術』『增材制坯技術』等一系列顛覆性課題取得階段性成果,布局『大型支承輥整體感應淬火設備』等一大批強基項目,進一步強化了企業核心制造能力。
瞄准國家重點項目,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在核電領域方面,完成全部國家示范工程『CAP1400』和『華龍一號』反應堆壓力容器制造任務,已完全掌握第三代核電一回路主設備制造技術。石化領域已成為世界最具影響力的供應商,在完成世界最大的鎮海煉化2400噸沸騰床渣油鍛焊加氫反應器基礎上,承擔了美孚在全球招標、技術水平有代表性的新加坡CRISP項目研制,這是中國鍛焊容器產品首次躋身世界頂尖市場和世界頂尖煉化企業,『中國制造』在國際高端市場取得『零』的突破。世界單臺重量最大的3025噸級漿態床鍛焊加氫反應器制造成功,標志著我國超大噸位石化裝備制造技術再次刷新世界紀錄。大型鑄鍛件領域方面,世界最大715噸特大鋼錠制造的1000兆瓦級核電機組常規島整鍛低壓轉子鍛件,產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突破了國產化的瓶頸,居於國際領先水平。
強化科技人纔培養及團隊建設。建立『優秀工程師庫』,遴選入庫118人,合作組建了重型裝備制造院士工作站、天津市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建立首席科學家、大國英纔、首席技術專家等人纔培養機制,設立創新工作室152個,凝聚創新人纔3000餘人。與國內10餘家企業、院校實現強強聯合,加速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
持續轉型昇級
規模效益實現『嬗變』
前不久,由中國一重首次承攬的風洞項目順利通過驗收,標志著中國一重已完全具備建造『世界一流』風洞的生產能力。
夯實主責主業,聚焦滿足國家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先後開發『大型熱連軋機改進型彎輥及橫移裝置』『同步技術和新型八連杆』創新機構等,成功鍛造出世界最大直徑Ф8.8米EO反應器超大管板鍛件。目前,三代核電核島及常規島大型鍛件全部實現國產化,大型石化容器研制技術、能力居於世界領導者水平,高端冶金成套裝備研發水平達到世界領先、實現自主可控。積極響應振興東北戰略,參與央地融合發展,依托黑龍江及東北地區自然資源稟賦,大力發展綠色冷鏈裝備及物流等地企融合業務,成功研制9.6米新型冷藏車樣車,350大馬力電傳動拖拉機首臺樣機試車成功,特別是加快風電產業核心制造能力建設,形成年總裝風機600臺、制造塔筒400套、風機主軸850支等裝配制造能力,可覆蓋陸上風機全部機型。
響應『一帶一路』倡議,積極與沿線國家不斷深化國際產能資源合作。在印尼投資生產鎳產品,年產量突破85萬噸,為國家戰略資源提供保障。通過堅持轉型昇級,核反應堆壓力容器、千噸級以上鍛焊加氫反應器、高端冶金成套裝備等核心產品國內市場佔有率始終在60%以上。
以數字化打造新競爭力。建設一重工業互聯網平臺,構建新型數字化、智能化智造體系,打造世界一流的重型裝備智能制造工廠,拓展智能高端產品與服務,探索遠程監控、遠程診斷與遠程維護功能等服務增值模式,建設大數據平臺,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搭建綠色智慧物流平臺和現代智慧農業服務平臺,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同物流服務、天然氣新能源、農機裝備產業深度融合。
以高質量黨建
引領高質量發展
中國一重黨委創建和深化符合企業實際的『發揮兩個作用、堅持三個保證、開展五創工程、建立五大體系、實現一個目標』的『23551』黨建工作總體思路,構建『三基石、四支柱、一橫梁、一頂層』的黨建保障體系和『指標、責任、跟蹤、評價、考核』黨建管理體系;實施『1+6』基層黨支部建設工程,落實支部黨建工作責任制,黨員空白班組同步全面『清零』,『黨建進車間』『黨員積分制量化管理』等特色做法,全面推進了企業生產經營。
公司黨委把黨的領導全面融入公司治理各環節,制定《集分權手冊》,細化黨委常委會35項前置討論和15項決定事項、董事會51項決策權和經營層83項管理權;聚焦解決黨建經營『兩張皮』和『平行線』問題,創新建設黨建與生產經營『雙五』考核體系;探索實踐『十條融合』路徑,進一步推動黨員突擊隊、黨員先鋒崗、黨員責任區創建活動規范化,紮實開展『五創工程』『百萬一重杯』勞動競賽,充分發揮勞模、黨員、青年等創新工作室作用,先後完成基層創新課題620項,累計創效近7億元。湧現出全國勞動模范劉伯鳴等一大批先進人物。
堅持成果共享,把職工收入增長指標寫入發展規劃,實施年金倍增計劃,人均薪酬大幅增長。新建7萬平方米停車場,修繕完成文化宮、電影院、體育場、乒乓球館『四大活動場館』,建設運營展覽館、惠民之家、青年之家『三大文化基地』,解決職工看病難、用餐難、休閑難等實際問題307個,特別是專項獎勵8名特級勞模每人一輛紅旗轎車,乾部職工乾事創業熱情持續高漲。在建黨百年之際,中國一重黨委榮獲『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進入四季度,中國一重繼續紮實推進深化改革三年行動,全面落實科技創新動力機制,緊盯『3+7+5+43』重大攻關計劃,衝刺四季度,全力保障重大攻關工程項目,加快創建世界一流產業集團,為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作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