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23日訊 2022年快到了,每到歲末,人們都對新的生活懷有許多美好期許,更希望在新的一年擁有『好運』。
此時,各種新年測運勢的小程序便不斷向人們推送。測星座、測運勢、測能否脫單……有些人耐不住好奇,便識別了二維碼。結果,在接下來的一系列操作中,被套取了信息。
各類測試吸引人
近日,記者發現,各類2022年網絡運勢預測開始在朋友圈刷屏。
記者看到,有一種分屏預測,右側顯示的是2021年你會告別什麼,左側顯示的是2022年,你將迎接什麼。一位朋友分享的信息顯示,2022年,她迎來的是『鼓鼓的錢包、甜甜的愛情、健康的身體』。也有的網友分享的信息是2022年迎來的全是『工作』。
記者點擊了下方的二維碼,發現該小程序提醒,要想預測新年運勢,就要『共享』微信的一些相關信息,否則無法使用。然後還要分享到朋友圈,纔能看到最終的預測結果。
近期還有一些此類的預測小程序,測試的是新一年工作、家庭、健康等方面的信息。記者在測試中發現,要想獲知新年運勢,便要填寫姓名、電話等相關信息。從朋友圈裡不斷出現的此類分享來看,有些人按捺不住好奇,參與了測試。
為了吸引更多人參與,這些小程序甚至還對哪些人必須查看進行了分類。諸如情感不順、家庭出現矛盾、想要昇職加薪這類,都在其中。
雖然參與的人也知道這類測運勢的結果不可信,但有時只是覺得『好玩』,便填寫了信息,對於是否泄露了個人信息,並未重視。

網絡測試陷阱多
『測一測你的新年運勢』『手機號代表了什麼意義』……在用戶輸入姓名、生日、手機號等個人信息後,答案便會自動生成。
這些測試類互動小程序,憑借其簡單操作和自身趣味性,在社交網絡上廣受熱捧。然而,很多人都沒有意識到,測試過程中自己的個人信息已經完完整整地被記錄在了系統後臺,個人信息就會被他人搜集走。
另外,還曾有人在測試後發現運勢不佳,點擊了騙子的『轉運』鏈接,接下來當然是一系列改變命運需要交錢的詐騙套路,常有人因此被騙走錢財。
據了解,此類小程序,有的並未經過安全性評估,用戶主動提交個人信息參與後,其個人數據就有可能成為不法分子牟利的工具。
此外,本報還要提醒市民,通過非正規渠道下載APP或掃描不明來源的二維碼,還存在使手機感染木馬病毒的危險,操作時應當保持謹慎。
提高警惕別上當
如果生活中有些事項,不得不向網絡服務平臺、網絡運營商提供個人信息時,要注意辨別網站域名是否正確,以免進入釣魚網站,造成損失。
同時,還要留心查看該應用服務是否存在過度征用與服務不相關的個人信息,是否按照相關法律要求制訂了個人數據共享規則。
這些通常被忽視的細節,往往能在關鍵時刻避免自身數據安全遭到威脅。
目前,越來越多的人在微信、支付寶賬號上綁定了工資卡、信用卡,這就要求大家要更加小心,在互聯網上進行金錢交易時,一定要時刻保持警惕,慎重填寫銀行賬號和密碼,堅持使用第三方支付平臺,避免和賣方直接進行金錢交易。
圖片為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