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哈爾濱
搜 索
哈爾濱市平房區厚植產業優勢 繪就高質量發展新藍圖
2021-12-31 09:40:32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韓麗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12月31日訊 12月29日,哈爾濱市平房區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開幕。在此辭舊迎新之際,哈爾濱市平房區迎來『兩會』時間。

  不斷壯大產業集群規模、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著力打造獨特氣質城區、辦好人民滿意教育……這一切都將讓哈爾濱市平房區的企業和市民充滿新期待。哈爾濱市平房區代區長於振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說:2022年,平房區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高於全市平均增幅,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7%以上,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GDP保持同步增長。

  抓好三個『100』壯大產業集群

  『2022年,我們要堅持以項目建設為牽動,不斷壯大產業集群規模。聚焦構建「四梁八柱」現代產業體系,擴大增量、優化存量,促進產業轉型昇級、融合發展,持續提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於振說。

  繼續加快產業項目建設。以『鏈長制』為抓手,重點推進哈飛先進中型多用途直昇機研發制造、東安新能源混動系統新基地等裝備制造業項目,中糧可樂新生產線、豐潤腸衣深加工等食品產業項目,中聯通二期、省農投數字經濟產業園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項目,星雲精准醫療創新中心、思哲叡手術機器人等大健康產業項目,全年建設100個千萬元以上項目、跟蹤推進100個重點項目、謀劃儲備100個線索項目,促進主導產業做大做強,帶動特色產業集群發展。

  擴大招商引資成果。深入推進招商體制機制改革,用好績效考核指揮棒,激發招商團隊整體活力。堅持引項目、擴投資,堅持抓龍頭企業、抓生產配套,加快培育一批補鏈強鏈延鏈項目,提高產業鏈韌性。

  夯實產業園區基礎。加強與國內先進開發區、省內兄弟開發區交流合作,推進『飛地經濟』,實現相互補臺、錯位發展。加快智慧化產業園區載體工程建設,培育一批專業化園區,建成生物科技孵化器,壯大長江路集中區總部經濟、樓宇經濟。

  強化創新驅動為高質量發展蓄能

  於振說,2022年,平房區要堅持以創新驅動為主線,加快塑造高質量發展新優勢。以創新之道應形勢之需、求解題之效,實現高質量發展從量的積累向質的飛躍、由點的突破向系統能力提昇。

  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梯次培育高新技術企業,發展更多『專精特新』小巨人和隱形冠軍企業。完善企業共建共享研發、試驗、檢測等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吸引優質技術資源入駐。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提昇區域技術交易活躍度。推廣知識產權抵押貸款模式,助力高新技術企業解決融資難題。

  構建數字經濟生態體系。引進一批重點企業和項目,吸引一批關鍵人纔,把中國雲谷·數字經濟產業園建設成為數字經濟的品牌載體。建設國家高性能計算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哈爾濱分中心、阿裡達摩院智慧政務研究中心等創新平臺,完善數字經濟創新體系。

  增強金融服務硬核實力。昇級金融產業聯盟為金融服務協會,整合銀行、律所、投融資集團等資源,打通產融關鍵環節。依托北交所、深交所、中小企業股轉系統黑龍江基地,建立龍江企業上市孵化服務平臺,支持符合條件企業登陸資本市場。

  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2022年,平房區還要堅持以深化改革為動力,全面打造更優營商環境。突出改革系統集成,破解發展難題,努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於振說。

  全面提昇國企發展質效。打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收官戰,優化治理結構,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快僵屍企業出清,實現淨利潤總額增長20%以上。

  充分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加快實施『多測合一』,打造『標准地』昇級版。探索低風險工業項目『先證簡(減)圖』模式,推行工業廠房供給由『標准化』向『定制化』昇級。搭建惠企政策精准推送系統,符合條件企業『免申即享』。

  縱深推進政務服務改革。加快政務服務大廳昇級改造,完成線上人工審批向智能審批、線下人工受理向自助受理轉變,推行『免證辦』『碼上辦』『無感辦』綜合改革。

  加大硬件投入城區更有范兒

  於振說,2022年平房區將堅持以城市更新為引領,著力打造獨特氣質城區。傳承工業文明、融入現代特色,建設魅力城區。

  優化區域總體布局。統籌生產生活生態,完善產城融合規劃。推動新疆大街、公社大街綜合治理,啟動友協二校舊址整體改造。實施『三溝』斷點打通,連接何家溝、馬家溝帶狀公園。

  提昇城市承載能力。完成哈南第二大道跨哈五路和拉濱鐵路立交橋、哈南第十六大道與京哈高速連接線建設,啟動濱電路打通工程,實施『829』區域排水出口建設,完善區域交通信號燈及附屬設施。開展老城區道路綜合治理,利用閑置資源開發停車泊位,解決友協大街等重點路段交通擁堵問題。實施24個小區、276棟樓、110萬平方米老舊小區改造。

  加快鄉村振興發展。調整優化種植結構,發展鮮食玉米、秋白菜等特色農產品加工存貯。拓展花卉產業鏈條,力爭產量提高至2000萬株、產值突破1800萬元。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推進新華村三家子屯城中村改造,全面完成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

  辦實事惠民生滿足群眾新期盼

  『2022年,平房區將堅持以人民幸福為追求,用心用情辦好民生實事。持續加大民生投入,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區人民。』於振說。

  辦好人民滿意教育。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構建家校協同『雙減』教育模式,在全省率先通過國家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評估驗收。推動24中新校區、南城第三學校投用,東安幼兒園、東輕幼兒園等4所公辦幼兒園招生。

  強化公共衛生服務。加強疾控中心建設,實施區醫院發熱門診提標改造。健全中醫藥服務網絡,建強區醫院『醫聯體』,推進居民就診醫療數據互聯互通。加快碧桂園社區衛生服務站投用,重點人群家庭醫生簽約率達到60%以上。

  繁榮文化體育事業。舉辦啤酒嘉年華、葛蘭誦讀文化季等文化活動,推進非遺文化進社區進校園。大力發展群眾冰雪運動,持續打造冰球、冰壺、冰盤等優勢品牌,全力做好黑龍江省風箏比賽、省運會部分賽事承辦工作。

  創新管理模式打通『最後一步路』

  於振說,2022年平房區要推動社會治理和服務重心下移、力量下沈,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

  創新基層社會治理。建立社區網格化管理統一平臺,創新『智慧+網格』管理模式,為社區一線工作人員減負。強化社會組織創新園功能,推動街鎮社會工作服務站全覆蓋,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步路』。

  築牢社會保障體系。千方百計擴大就業,加力推廣小額創業貸款,新增城鎮就業1500人以上。全面實施職業培訓券制度,精准培育職業技能人纔。兜底保障困難群眾生活,提昇社會救助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快博康養老院建設,推動博愛、奉君、新城社區老年人照護中心等養老助老項目投用。

責任編輯: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