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超市要掃碼,坐出租車要掃碼,去醫院要掃碼,就連買菜也必須得掃碼。這些碼到底是乾啥的?為啥每天都要掃碼?有什麼區別?針對市民關心的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市疾控中心傳染病科副主任醫師王璟。
什麼是『龍江健康碼』和『行程碼』?『龍江健康碼』是由省政府指導,省公安廳牽頭,為我省居民提供健康狀態申請的微信小程序,能夠通過分析衛生健康、工信、交通等各方面的數據,輔助證明個人相對疫情身體是否健康的工具,通過健康碼的顏色,快速識別是否直接或間接接觸過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然後通過大數據分析,可直接鎖定並找到可能被新冠病毒感染的人群,提昇疫情防控工作智能化水平。
『行程碼』指通信行程大數據卡,是由中國信通院聯合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3家基礎電信企業,利用通信大數據為手機用戶免費提供的查詢服務,手機用戶可通過服務,查詢本人前14天到過的所有地市信息。
為何要掃『健康碼』和『行程碼』?王璟說,『健康碼』的顏色,可以代表本人當前的健康狀態,是否有感染風險,這是對個人的有效保護。同時,『健康碼』可借助大數據記錄個人的行動軌跡資料,一旦發生疫情,能提供准確的流調信息,大幅提昇疫情防控工作智能化水平,也能最大程度地保護個人健康。『行程碼』可一鍵查詢近14天內到過的所有地市信息,輔助證明個人行程軌跡,進而有效采取相應的防疫措施。
『簡單說,「健康碼」是用來證明公民是「健康人群」(相對疫情而言),而「行程碼」是用來證明公民在一定期限內有沒有去過中高風險地區,兩者最大的區別就在於此。』王璟說,『健康碼』類似一個電子身份證的二維碼,它除了報備個人健康外,還可以將你在某年某月某日進入某個封閉空間的數據采集到系統數據庫,一旦某一場所有確診病例經過,經過調查進入該場所的健康碼就可以快速確定風險人群,提高流調效率。如果有人被確診,那麼這個人的健康碼行動軌跡就會被導出來,而所有跟他有過時空交集的人也會被大數據分析出來,『健康碼』就會隨之變色。而『行程碼』僅包含你在14天內到訪過的國家(地區)與停留4小時以上的國內城市,只是對到訪地做提醒,不關聯健康狀況。
王璟說,推廣運用『健康碼』和『行程碼』,是精細化管理、精細化疫情防控的重要信息化手段,也是在常態化防控中提高流調效率的重要技術手段。市民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主動配合掃驗『雙碼』,不僅是對個人的健康負責,也是在支持全市疫情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