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21日訊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雙鴨山市嶺東區堅持以群眾需求為導向,聚焦民生關切,『點線面』同步發力,『急難小』一體推進,實實在在解決問題,推動『我為群眾辦實事』見行見效。兩任省委書記先後到嶺東區調研指導並給予肯定,經驗做法被人民日報、學習強國、黑龍江日報等多家主流媒體報道。
開門納諫——摸清基層『情』
堅持把察民情訪民意作為第一步,構建『點線面』上下聯動的辦實事格局。以『點』為先。處級乾部發揮示范表率作用,立足自身分管領域,圍繞發展難題、群眾難事、基層難處和改革難點,梳理區級『我為群眾辦實事』事項22個,開展『走流程』75人次,現場督辦和協調解決問題108個。聚『點』成『線』。通過開展調研走訪、開通信息熱線等渠道,廣開門路征集意見,區直部門及鄉、各街道辦事處共制定辦實事事項421個,分門別類列出清單,形成臺賬式管理。合『線』成『面』。全區上下共建立區、鄉(街道)、村(社區)三級辦實事清單1025個並全部予以公示,完成率達100%。累計投入近7000萬元實施公路維修、熱網改造、優化政務審批,一大批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得到解決。
多措並舉——辦好為民『事』
圍繞重點任務下功夫、求實效,將辦實事落到實處。邁好『兩委』班子『履職第一步』。7個村14個社區以新一屆『兩委』辦好『開門一件事』為切入點,努力提昇工作能力,重點圍繞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推動『五方共議』機制等9方面內容,解決民生實事202個。緊盯群眾『急難愁盼』。立足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創建基礎,創新推出居民議事廳,打造『掌上平臺』,建立愛心公益協會、愛心公益超市,開展公益一日捐、慈善救助等活動,發放各類保障資金3300餘萬元。投入2000餘萬元建成醫養結合綜合康復中心和1500平方米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愛心門鈴』、安心座椅、日間照料、家庭床位等服務,助力解決養老難題,架起了黨群乾群『連心橋』。點亮社區『微心願』。堅持群眾心願無小事,在社區中創新開展『居民微心願、社區來實現』活動,群眾將小心願寫在心願卡上,全區黨員乾部迅速行動給予對接幫助,目前已幫助實現『微心願』400餘個。
多輪驅動——延展覆蓋『面』
依托各類載體,實現辦實事區域全覆蓋。依托區企共建。將幫扶機制延伸到企業,黑龍江建龍、新時代水泥等8家駐區企業,點對點幫扶7個村14個社區,在文化合作、項目對接、人纔交流等領域加深為民服務,累計梳理幫扶事項58個。依托城市社區大黨委。持續深化『社區吹哨、部門報到』行動,全區機關黨員乾部回社區報到,共處理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聚焦民生問題326個。依托志願服務。全區36個黨組織100餘家機關單位組建了10大類65支志願者服務隊,開展『送關愛』『送健康』等各類志願服務活動300餘次,定向幫扶貧困群眾242戶,解決了貧困家庭兒童上學、重大疾病救助等實際問題623個。
下一步,雙鴨山市嶺東區將堅持用心用情用力,持續做好『我為群眾辦實事』,探索鞏固辦實事長效機制,用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凝聚起推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