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25日訊 爭當龍江大豆產業振興『排頭兵』,為振興中國大豆產業貢獻嫩江力量。在農業農村部近日召開的『大豆科技自強行動』東北片區工作推進會議上,素有『中國大豆之鄉』美譽的嫩江市作典型經驗發言,引發關注。
嫩江市地處世界著名的三大黑土帶之一,是種植綠色有機大豆的最佳區域之一。該市常年大豆種植面積在750萬畝以上,總產量130萬噸,佔全國大豆總產量的近十二分之一,是黑龍江省乃至全國大豆主要產區之一。嫩江市堅持把發展以大豆為主體的綠色農產品加工產業作為立市主導產業之一,強化科技自主創新,推動大豆產業高質量發展。
實施提昇工程,加快推進大豆良種化進程。嫩江市加強國家級區域性大豆良種繁育基地建設,深化與中國農業科學院、東北農業大學等高校和國家大豆產業技術體系戰略合作,以試驗示范推廣、繁育高油高蛋白等專用品種為目標,組織育種專家聯合攻關,推出適宜不同積溫帶的大豆新品種及栽培模式,在全市大規模培育和推廣優質大豆品種,覆蓋率達100%。重點扶持聖源種業、遠東種業、金土地種業、潤萬嘉種業等規模較大的大豆良種繁育企業,通過組建種業聯盟方式建立『企業+合作社+農戶』產業化模式,切實提昇良種發展質量效益和市場競爭力。
完善生產體系,全面提昇大豆標准化水平。嫩江市突出抓好良田、良法、良機、良技四個關鍵點,聚合各種要素,形成試驗集成,提高大豆產出率。大力創建農業綠色發展示范區先行市,實現農業綠色發展、標准化綠色種植技術全域覆蓋。持續開展『伙伴行動』,大力開展萬畝大豆綠色高產高效栽培技術攻關示范片創建。深度對接農墾模式化栽培,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到2800個,農業機械化率達到99.52%,走在全國前列。加快發展數字農業、智慧農業,打造『互聯網+農業』標准化基地15個,推動從大豆種子繁育、播種、管理、收獲到儲藏全流程閉環科技化生產、智能化決策和標准化管理。
堅持科技賦能,高位推動大豆產業化發展。為推進『大豆科技自強行動』,嫩江市不斷加強組織領導,根據大豆科技自強縣具體任務分工,明確目標任務、扶持政策、重點內容、進度安排,創新推動大豆科技自強行動,引領實現大豆產業的振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