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男子到飯店吃飯,服務員上魚鍋時,為了躲閃迎面而來的人,魚鍋碰到了男子的羽絨服上,羽絨服瞬間被燙壞,羽絨四散。
事發後,男子稱羽絨服很貴,要求服務員賠償,雙方因此發生糾紛,最終在調解員調解下,男子得到了滿意的賠償。
2月28日,記者對此事進行了采訪。

就餐出意外
年前,家住讓胡路區的李雙林(化名)一家,到讓胡路區遠望某飯店就餐。服務員李麗(化名)上魚鍋時,為了躲閃迎面走過來的人,不慎將魚鍋碰到了李雙林羽絨服上,羽絨服被燙壞,羽絨飄得到處都是。
『真是對不起,我不是有意的,為了躲剛纔的那位食客,纔燙壞了您的羽絨服。』李麗說。
『我的羽絨服是從國外買的,一萬多元錢,國內買不到,還不能修補,怎麼辦啊?』李雙林說。
『我來你家吃這一頓飯,花了一萬多元錢啊?唉!』李雙林要求飯店負責人和服務員李麗賠償自己的衣服,如果不賠償,他就找地方說理去。
索賠生糾紛
因賠償事宜無法達成一致,2月16日,他們找到了龍崗治安糾紛人民調委會。
調解員郎忠艷與飯店方交談得知,事發當時,正值人多,服務員躲閃他人時將衣服燙了一個大窟窿。
李麗說:『我一個月滿勤工資纔3000元錢,這個月我纔上7天班,我自己賠不起,我不逃避責任,李先生你就去法院起訴吧,法院咋判我都認。』
飯店老板趙武(化名)說,李先生在店裡出了事飯店不抵賴,但是他只能賠償羽絨服折舊後總價格的一半。
『你要認同,咱們就這麼辦,我立馬轉錢給你;如果不認同,那你就把我和服務員一同起訴吧,法院怎麼判我就怎麼賠,不會賴賬。』趙武說。
調解來幫忙
2月20日,調解員再次進行調解。
當日,郎忠艷看到了李雙林手中的羽絨服發票,價格為11650元。
『你看看《民法典》,在店裡發生了這樣的事,你作為老板,理應賠償食客一半的損失,既然事情已經發生了,那咱就尋找解決的辦法,就是告到法院,你們也得賠啊?』郎忠艷對趙武說。
郎忠艷又對李麗說:『假如這件衣服是你的,你是不是也得要賠償啊?要學會換位思考,纔能把問題處理好。』
隨後,郎忠艷對李雙林說:『衣服是2019年買的,所以需要折舊,飯店方按9000元的一半賠行不?出4500元;服務員按9000元的30%賠付,我覺得這樣挺合理,你覺得呢?』
李雙林說:『我很喜歡這件羽絨服,現在花多少錢都買不到了。事已至此,就按您的意見辦吧,飯店給我4500元,服務員給我2700元,一共7200元。如果去法院訴訟時間太長,我很忙也沒有時間,這樣解決我挺滿意的。』

獲賠7200元
聽了李雙林的話,郎忠艷對飯店老板趙武和服務員李麗說:『李雙林的這個說法,你們同意嗎?』
『同意。』趙武和李麗說。
隨後,趙武與李麗現場將7200元,以微信轉賬的方式轉給了李雙林。
李雙林表示,不再追究飯店和服務員的責任。
趙武對李雙林說:『咱們交個朋友吧,中午你到我店裡,我請你吃飯,咱們以後就當好朋友相處。』
聽趙武這麼說,李雙林握住了對方的手。
至此,一起因就餐引發的糾紛得到圓滿解決。
調解員點評:找准矛盾契合點

郎忠艷
人民調解具有便民、利民、有效調解社會矛盾的作用,有利於減輕當事人的訴累,降低成本。
這類糾紛在生活中很是常見,爭議的焦點在於賠償金額。
出於情理,在與三方當事人談話中,調解員尋找契合點,逐漸縮小雙方主張賠償數額的差距,不斷變換調解思路和談話方式,從多角度尋找突破口,最終促使三方達成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