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閱讀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悠悠萬事,吃飯為大。』
作為全年糧食生產的第一仗,春耕生產對於奪取全年糧食和農業豐收至關重要。時近谷雨,大江南北到處都是一派春耕大忙景象。晉南糧倉,強管護、『慧種地』,科技壯苗;黑土地上,糧農備農資、增托管,規模經營;洞庭湖畔,建良田、減肥藥,綠色生產……融融春光裡,本報記者采訪多個產糧大縣,從火熱的春耕場景中探訪當前農業生產新亮點、新趨勢。
黑龍江:護好耕地 經營增效
今年計劃擴種大豆超1000萬畝,力爭增產26億斤以上
田間4月,伴隨著冰雪消融,黑土地逐漸從冬眠中蘇醒,承載起新一年的豐收希望。
春耕在即,黑龍江省黑河市嘉興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蓋永峰盤算起自己的種糧賬:『今年合作社計劃種2.5萬畝大豆,比去年增加9000畝。算眼前賬,政策托底,擴種大豆補貼高於玉米。算長遠賬,在玉米茬上種大豆,可以實現土壤改良,增強地力。』迎著午後暖陽,蓋永峰笑瞇了眼。
蓋永峰這『兩筆賬』,底氣來自黑龍江『真金白銀』的政策引導。年初,黑龍江明確今年大豆種植面積6850萬畝,比去年增加1000萬畝以上;力爭總產量達到170億斤,比去年增加26億斤以上。為了實現擴種目標,省裡出臺差異化補貼政策,原則上大豆生產者補貼每畝高於玉米生產者補貼200元左右,輪作制度試點重點向大豆傾斜,新增耕地輪作試點每畝補貼150元。
『眼下合作社資金全部到位,目前已儲備種子160噸,訂購化肥800噸,農時一到就開種。』蓋永峰說,今年合作社打算通過清選、分類初加工,提昇大豆附加值,每斤價格能比普通農戶種植高出1毛錢。
『目前全市大豆種植意向面積1534.4萬畝,比省裡下達的指標任務多18.4萬畝。』黑河市農業農村局種植業管理科負責人汪亮介紹,市裡組織專家、農技人員深入鄉鎮村屯、田間地頭,開展指導服務,幫助種植戶解決擴種大豆的實際困難和問題,提高大豆生產關鍵技術到位率。
『注意播種均勻,別空穴,覆土薄厚要一致,邊啊角啊也不能落下。』初春的三江平原,北大荒集團二九一分公司浸種催芽車間內燈火通明,農技推廣研究員陳國建正為大家講授苗床管理經驗。
『要豐收,得把地護好。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結合,地力纔能不斷提昇。』二九一分公司總經理熊亞文說,『經過多年的綜合管護,黑土地土壤有機質含量已經提昇了1至3個百分點。今年,我們實現了53.1萬畝綠色、有機、無公害耕地認證全覆蓋。肥沃的黑土地又回來了!』
二九一分公司四管理區26作業站裡,土壤化驗室負責人周兆芳正在進行播種前的土壤采集工作。『這1800畝耕地去年秋天就完成了整地、施肥和起壟,就等天氣回暖。』周兆芳介紹,『我們累計在全域取樣測土1.6萬份,每年給出施肥配方3000餘份,指導種植戶按需施肥,既節約成本,又提高糧食產能,最重要的是讓土壤中各元素比例合理平衡,實現土地可持續利用,保護黑土資源。』
『土地托管太靠譜了!』剛備耕那會兒,綏化市蘭西縣遠大鎮曙光村村民郭永鳳就來到村黨支部書記劉穎家裡,打算把500畝地托管到村集體合作社,夫妻倆好安心外出務工。這已經是她選擇托管服務的第三個年頭。『去年玉米每畝打了1500多斤,畝收入1300元,比過去自己種多掙130元,關鍵還不用操心!』郭永鳳說。
『2020年開始,我們村成立了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為村民提供農業生產全程托管服務。利用村集體組織優勢,實行「村黨總支部+股份合作社+農戶」,規模化經營,科學化種植。』劉穎介紹,托管後畝均增產100斤以上,年均集體收入70萬元,不僅農民增收了,村集體也有一筆托管收入,實現農戶與村集體雙贏。今年已經有100多戶村民和合作社簽訂了托管合同。
創新經營體系,為糧食生產提供堅實的組織保障。『黑龍江堅持推進農業現代化和農業強省建設,當好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黑龍江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廳長王兆憲說,到2025年,黑龍江要發展示范家庭農場2萬個,省級以上農民合作社示范社1150個,促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高質量發展。農業全程生產托管服務面積將達到6000萬畝,土地適度規模經營比重達到80%,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