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天氣轉暖,黑龍江省的各大江河被春天『喚醒』,解除冰封。『開江』這種自然現象,亦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
『五、四、三、二、一,起爆』
黑龍江省河流『開江』期間經常發生局部河段卡塞的情況,威脅沿河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防凌破冰就是在容易形成卡冰的狹窄河段炸碎冰蓋,進行破冰處理,使上游來冰順利下排。
『報告,爆破組炸藥准備完畢,請指示。』
『爆破組請注意,五、四、三、二、一,起爆。』
在爆破員的指令下,伴著巨響,一道道夾著冰的水柱瞬時衝上幾十米高的天空,浩浩蕩蕩的氣勢仿佛萬馬奔騰,冰封的江面與天空霎時模糊了邊界……這是黑龍江乾流漠河段在進行防凌破冰。

黑龍江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塔河邊境管理大隊民警在黑龍江破冰爆破現場警戒。新華社發(褚福超 攝)
破冰要掌握冰情預報,選擇破冰時機,在快『開江』時破冰最有效。每年『開江』時節,黑龍江省一些凌汛高發地區會采取措施預防凌汛。
記者從黑龍江省水利廳了解到,今年3月15日至4月上旬,省水利廳組織松花江中下游依蘭縣、佳木斯市、樺川縣,黑龍江上游漠河市、塔河縣、呼瑪縣等6個市縣實施主動防凌破冰工作,共實施爆破19處、長度45.8公裡。爆破工作的完成為黑龍江、松花江順利『開江』提供了有利條件。
『文開江』?『武開江』?
『?嚓?嚓』『嘩啦啦』……近日,烏蘇裡江饒河段寬闊的江面上,大大小小的冰排順流而下,互相碰撞、擠壓,發出聲響,形成『跑冰排』的壯美景觀。

4月8日拍攝的松花江哈爾濱段江面(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謝劍飛 攝
每年四五月份,黑龍江省大大小小的江河解凍,形成『開江』之勢。而這裡的『開江』又有『文武』之分。氣溫緩慢昇高,冰面一點點化開,順流而下,稱為『文開江』;『武開江』則是冰層在陡然昇高的氣溫作用下崩裂,巨大的冰塊互相撞擊而下,氣勢磅礡。
每逢『開江』時節,居住在江邊的群眾會不約而同地來到江邊,觀看這春天的盛景。
一種獨特的文化符號
在黑龍江省,『開江』既是一種自然現象,也是一種文化。歷史上,每到『開江』時節,人們都要進行祭江大典,表達沿岸百姓對母親河的恭敬、熱愛。
近年來,黑龍江省的哈爾濱市、大興安嶺地區呼瑪縣、雙鴨山市饒河縣等地均舉辦過『開江節』活動。
『開江』對於曾逐水而居的少數民族意義重大,如今少數民族群眾不再像從前那樣依賴江河為生,但一些『開江』傳統儀式已成為其民族文化的一部分,『開江節』變成一種獨特的文化符號。
『烏蘇裡江來長又長,藍藍的江水起波浪,赫哲人撒開千張網,船兒滿江魚滿艙……』又是一年『開江』時,河流打破沈睡一冬的平靜,奔湧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