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勞動節假期來臨,黑龍江省疾控中心發布假期食品安全提示。隨著氣溫逐步昇高,食源性疾病正值高發時期,這段時間主要以微生物和有毒植物中毒為主。為切實防范食品安全風險,確保廣大消費者度過健康平安的節假日,省疾控中心提示各餐飲服務單位及家庭注意預防食源性疾病。
1.各餐飲服務單位,特別是賓館、飯店、單位及學校食堂等應注意加強食品安全管理,重點防范因食品生熟交叉污染、儲存不當導致的致病微生物污染。
例如過節期間經常食用的糕點、涼拌菜、熟食鹵味等冷食類食品容易因原料污染、交叉污染、未燒熟煮透、儲存不當等原因受致病性微生物污染,為了避免由此引發的食源性疾病,要盡量避免提供此類餐食,如確需提供則注意制作冷食可少量多次,以24小時內吃完為佳,存放最長不要超過48小時。
2.個人及家庭應注意關注相關部門發布的食品安全消費預警,不隨意采食野菜,食用菜豆時燒熟煮透,以防止發生中毒。
購買野菜應在正規市場、超市選購,選擇本地種植、具有多年食用歷史的野菜,慎重購買少見的品種。采摘野菜要注意避開環境污染區域(如污水排放地、公路、垃圾填埋場等),避免采摘不熟識的品種。如果不小心誤食野菜中毒,應采用催吐等方式進行急救,減少毒素的吸收,並盡快就醫,同時最好一並攜帶未食用完或剩餘未烹飪的野菜,以便輔助醫生進行診斷和治療。
無論是炒、燉、涼拌菜豆、四季豆時,都要加熱至其失去原有的生綠色,食用時無豆腥味,不能貪圖色澤或脆嫩的口感而減少烹煮時間。烹調時,要使廚具內所有菜豆均勻受熱,保證所有菜豆燒熟煮透。
3.采購食品時應選擇證照齊全、誠信規范的市場、超市或其它銷售單位,不在無證照攤販處購買食品,不購買來源不明的冷鏈食品。購買和食用定型包裝食品時,要查看品名、產地、廠名、廠址、生產日期、生產許可證號、保質期等,不購買和食用『三無』(無生產日期或保質期、廠名、廠址)食品,不購買有異色異味或來歷不明的食品,不食用過保質期的食品。
4.外出就餐或者網上訂餐應選擇食品衛生條件好、信譽度高、證照齊全的餐飲單位,不在無證照攤販處就(訂)餐。倡導使用公筷公勺,杜絕浪費。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嚴峻形勢下,外出就餐要遵守各地新冠疫情防控的相關規定,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有距離,盡量減少外出就餐。
5.餐飲烹飪時一定要遵守世界衛生組織提倡的食品安全五要點:保持清潔、生熟分開、燒熟煮透、在安全的溫度下保存食物、使用安全的水和食物原料。
6.在預防酵米面食物中毒方面。做到不制售、不食用酵米面、酸湯子等發酵面米食品;制備發酵面米食品時要勤換水,保持衛生,要保證食物無異味產生,一旦發現粉紅、綠、黃綠、黑等各色霉斑,就不能食用,磨漿後要及時晾曬或烘乾成粉,貯藏要通風、防潮、防塵;禁止出售、食用變質銀耳,不要自行采食鮮銀耳;發生酵米面中毒後,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患者和吃過相同食品但未發病的人應及時就醫,催吐、洗胃、清腸,並根據癥狀的輕重予以對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