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央媒看龍江?林口縣鎮北村山野菜綠色種植供不應求——領『鮮』刺嫩芽 俏賣大市場
2022-05-07 07:54:05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近日,走進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林口縣鎮北村山野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培育刺嫩芽的大棚卻是『光禿禿』的。村黨支部書記杜英蓮告訴記者,『上一茬刺嫩芽已經采摘完畢,這片是剛剛種下去的新苗,到5月中旬又能采摘了』。

  刺嫩芽是主要分布在我國東北地區的一種山野菜,被譽為『山野菜之王』。焯水後可以做蘸醬菜,或是與雞蛋一起烹制成蛋餅,還能加工成不同口味的小咸菜,多種吃法一直深受消費者青睞。4月24日上午,一位正在超市選購刺嫩芽的牡丹江市民張宇欣說:『家人特別愛吃刺嫩芽蘸醬,雖然略帶苦味,但感覺很健康、有營養。』

  2018年,看准刺嫩芽消費潛力的鎮北村以『村集體+股份合作社+農戶』的產業發展模式,建設了兩座溫室大棚,完善了噴灌設備及相關配套設施,打造了集新型種植、深加工、包裝、銷售多元化產業於一體的『反季山野菜溫室大棚』項目。此後,反季山野菜屢屢創造出較高的經濟價值,鎮北村集體經濟收入顯著提高。『這些山野菜不僅在省內供不應求,還遠銷到北京、上海、河北等地,忙的時候我們一天就要打包發貨幾百斤。』杜英蓮說。

  隨著人們對綠色食品的重視程度不斷提昇,山野菜日益受到消費者追捧。在東北地區,每年從春節期間開始持續到夏季,刺嫩芽、大葉芹、猴腿等山野菜就一直是貨架上的熱銷產品。

  如今,鎮北村的『冬閑』變成了『冬忙』,同樣受益於山野菜的,還有中國龍江森林工業集團。

  『2021年,我們共培育了21萬株刺嫩芽,產量和2020年相比增收了六成多,可謂是大豐收。』說起山野菜種植,龍江森工集團八面通林業局公司風月橋勞模創新工作室負責人嚴發柱樂得合不攏嘴,『反季培養刺嫩芽的溫室大棚都是寒地溫室大棚,采用雙層塑料布以及透光度好的白棉,加上太陽能熱水袋的助力,在室外零下38攝氏度的寒冷天氣下,室內溫度依然能達到零上2攝氏度至3攝氏度,不僅省工省電、低碳環保,還能保證產量』。

  『刺嫩芽質地鮮嫩、風味獨特、營養豐富,是北方群眾餐桌上的一道特色美食。』在龍江森工集團刺嫩芽大棚內,勞模創新工作室成員鄭媛正面對著手機,在直播中向網友們推介刺嫩芽。工作室團隊一方面通過直播電商開拓線上銷路,另一方面通過朋友圈轉發帶動周邊地區線下銷售,打破了山野菜常規化銷售模式,提昇了產品知名度,銷路更加寬廣。

  當前,多樣化的細分市場發展迅速,展現出強勁的消費力。龍江森工森林食品集團有限公司也立足自身的『黑森』品牌,整合森工區域內優質資源和產品,形成多元化產品結構。『針對年輕消費者,我們研發了山野菜水餃、蒸餃、包子等10款森林特色主食產品,還推出了森林預制菜,拓展了山野菜的消費市場,極大地滿足了消費者對山野菜的多層次需求。』森林食品集團餐飲板塊負責人劉志廣說。

  既要『賣得好』,還要『賣得快』。森林食品集團通過建立展銷中心、參加各大展會、進駐超市,以及登錄電商平臺直播帶貨等方式,線上、線下齊發力,打通消費區域化限制。結合時令,集團還與部分飯店合作舉辦森林山野菜美食節等。『通過這些展示,北京、上海的外地客商主動和我們聯系,希望通過物流配送林區特有的新鮮食材。』劉志廣介紹,目前,森林食品已走進全國近800家超市,獨特的資源和產品優勢助推訂單實現從『上門找』到『找上門』轉變。

  緊抓『鮮』菜商機,鎮北村山野菜產業今年也要再昇級。杜英蓮表示,村集體將積極利用新業態、新模式,拓寬山野菜銷售渠道,進一步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同時大力發展農村電商,采取培養帶貨主播、電商平臺銷售等方式,將屬於鎮北村的美景美食宣傳出去,爭取培養1位至2位鄉土版網紅帶貨能人,讓我們村自產的綠色山野菜享譽省內外市場』。

責任編輯:李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