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龍江日報5月18日訊 富錦市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以防返貧促增收、鄉風文明建設、人纔『頭雁工程』為重要舉措,鉚足乾勁齊聚力,以敢創敢闖的工作姿態,為高質量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注入強勁動能。
產業人纔結合
富錦市全面貫徹落實新時代人纔強國建設的基本要求,依托產業發展大盤,大力實施人纔『頭雁工程』,在『引、育、用』上下功夫,形成『頭雁領航、群雁奮飛、雛雁豐翼』的雁陣效應,為高質量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注入強勁動能。
引來『金鳳凰』,壯大涉農企業『基本盤』。富錦市堅持招商引資和招纔引智相結合的方式,圍繞『玉米、水稻、大豆、畜禽乳和新能源』五大產業鏈,全面擴大產業和人纔招引成果,形成了以富錦象嶼金谷生化科技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總經理郝連纔、黑龍江大錦農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隋德纔為代表的百名農業企業家隊伍,他們主動扛起企業家的使命和擔當,堅持農產品加工向產地下沈,把就業創業機會和產業鏈增值收益更多地留給當地農民;同時,建立企業家創業導師隊伍,強化創業創新人員指導,目前各類返鄉入鄉創新創業人員累計達300餘人。
廣育『領頭雁』,拓寬鄉村旅游『致富路』。鄉村旅游業發展潛力巨大,富錦市通過網上培訓、基地實訓、舉辦培訓班、開展論壇等方式,培育鄉村旅游示范者60餘人,他們深挖特色農旅路線,通過農業和旅游產業要素的交叉重組,實現鄉村旅游可持續性發展。長安鎮永勝村的現代農業萬畝水稻科技示范園,一幅幅色彩艷麗的稻田畫,吸引著游客游覽參觀;硯山鎮小河子村水庫農莊,夏季主打水上項目,冬季主打冰雪項目,秀麗、清新、和諧、健康的鄉村環境成為城市居民回歸自然、綠色旅游的好去處。2021年,共實現旅游接待人數和旅游收入分別增長11.6%和18%。
活用『排頭兵』,激活鄉村治理『新動能』。鄉村要治理,關鍵是要建設一支高素質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隊伍。為了能更好地留住人纔、煥發基層活力,富錦市以村『兩委』及鄉鎮領導班子換屆工作為契機,堅持用人導向,積極鼓勵引導退役軍人、大學畢業生、返鄉創業人員、鄉土能人、知識青年等優秀人纔進入村『兩委』班子,堅持做到『強中選優』,實現村級後備人纔儲備804名,擇優選配35歲以下年輕乾部57名、『五方面人員』22名進入鄉鎮領導班子,以黨建為引領,著力破解村集體經濟發展難題,幫助群眾致富增收,目前全市村集體經濟收入10萬元以上村佔比99.62%,有力助推全市村集體經濟不斷發展。
提昇鄉風文明
『以前農閑時,大家就是待在家裡,現在不一樣了,村裡整體氛圍變了,活動更豐富,大家在閑時有了統一的娛樂活動,這不僅豐富了我們的精神生活,也使我們的村風變得更加文明。』上街基鎮村民李大爺說。
富錦市將新時代文明實踐建設工作作為提昇鄉風文明的有力抓手,引導村民除陋習、樹新風,不斷推動鄉村振興發展走向深入。
富錦市以正面宣傳教育為切入點,大力宣傳『除陋習、樹新風』移風易俗新風尚,著力營造婚事新辦、喪事簡辦的社會氛圍。運用農村大喇叭、條幅、宣傳欄、宣傳圖板等適用於農村的宣傳形式進行不斷宣傳。同時通過召開黨員乾部大會、專題座談會等形式宣傳婚喪嫁娶大操大辦的危害;將移風易俗作為黨員活動日和黨課的必講內容。不斷完善『一約四會』,積極發揮作用,對村民進行引導教育、正面宣傳,使廣大村民樹立正確的婚喪事辦理觀念,形成移風易俗的良好社會新風尚。
富錦市全力打造文明實踐陣地、組建志願服務隊伍。作為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省級試點,按照『市、鎮、村』三級陣地的建設要求,完成村級覆蓋率100%的建設目標。各村組建了理論政策宣講、文化文藝服務、助學支教、醫療健身、科學普及、法律服務、衛生環保、扶貧幫困8支文明實踐志願服務分隊,農村注冊志願者2.1萬餘人。
為提昇村民文明素質,富錦市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創新文明實踐活動形式,以活動為載體,全力提昇村民文明素質。用榜樣的力量帶動村民孝老愛親、向上向善,各村開展『道德講堂』『文明家庭』評選等活動。在中華傳統節日以移風易俗宣傳,文明祭祀倡導,弘揚傳統文化等為主題開展文明實踐活動。
以『文明村鎮』建設為抓手,全面開展村容村貌整治工作,各鎮制定整治工作方案,實施環境衛生綜合治理『一把手』問責制等一系列制度,確定重點難點、目標任務、工作舉措和責任分工,對鎮內垃圾,路邊溝渠,亂堆亂放等進行集中整治清理;對村域范圍內的『三堆六亂』等進行全面清理,確保屋前屋後乾淨整潔,村容村貌再上新臺階。
傳遞幫扶溫暖
富錦市興隆崗鎮的狄昇貴是一名肢體殘疾人,2017年9月考入了黑龍江工商學院軟件工程專業。幫扶人劉念權幫助他解決了學業和生活上的諸多問題,並向教育部門申請教育補貼,讓狄昇貴順利讀書直至畢業。今年1月4日,富錦象嶼金谷生化科技有限公司按照《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管理辦法》的要求和原則,與富錦市殘聯聯合對狄昇貴等殘疾學生進行招聘,現在狄昇貴成為了富錦象嶼生化企業的正式員工,企業給予繳納五險一金,到手工資2100元左右,家裡也多了歡聲笑語。
為進一步做好幫扶工作,助推鄉村振興,富錦市采取『主管部門+社會力量+脫貧戶』的模式開展工作。統戰部、總工會、團委、婦聯、工商聯、供銷聯社、殘聯等單位聯系本行業的社會力量組成幫扶團體,聯系有『微心願』或是正當需求的脫貧戶,進行手對手幫扶;開展消費幫扶行動,組織各行業部門和各類社會力量積極購買脫貧戶的農副產品,助力持續增收;開展企業貸款幫扶,即企業向銀行貸款時需要帶動脫貧戶、監測戶的有勞動能力人員作為企業宣傳員,獲得增收。
為做好防返貧監測排查,日前,富錦市舉辦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線上專題培訓班,11個鄉鎮的主要負責同志、具體工作人員、駐村工作隊、村兩委及行業部門主管領導等百餘人參加了此次培訓。培訓對防止返貧監測幫扶集中排查工作方案、外出務工就業、項目資金管理和後評估工作進行了詳細解讀。各鄉鎮在培訓會後相繼召開擴大會議,充分組織動員包村乾部、駐村工作隊、幫扶責任人、村三職乾部及網格員參與集中排查工作。主要采取幫扶乾部負責排查所包保的脫貧戶,村三職乾部、駐村工作隊、網格員按網格分片排查的方式,全力做好集中排查。
為進一步做好專項增收行動,今年2月份富錦市起草並下發了《關於開展脫貧戶、監測戶幫扶對象增收行動方案》,今年富錦市要確保每戶脫貧戶收入平均增長1500元以上。富錦市從產業帶動、鼓勵外出務工就業、挖掘小額信貸潛力、落實社會救助兜底保障、開發公益性崗位就業幫扶、發展庭院經濟、協調社會企業帶動七個方面確保完成年底增收目標,提高群眾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