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鄉風文明是保障。必須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昇農民精神風貌,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朴民風,不斷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紮龍鎮黨委、政府積極部署領導,建設以查罕諾村為典型的新鄉村,實現以文明鄉風推動鄉村振興。
深厚底蘊,奠基鄉風文明建設
查罕諾,蒙語為『白色湖泊』之意,居住著漢、滿、蒙、回等民族。上世紀80年代初,查罕諾村還是一個『空殼村』,是當年全鄉出名的『三靠屯』,歷屆黨組織帶領黨員群眾外出務工、興辦企業、發展旅游,經過30多年的努力,逐漸建成了『宜居、宜游、宜業』的集觀光、休閑、度假、康養等為一體的『AAA景區』。查罕諾依托豐富的自然資源,逐步建成了以綠色水稻種植、休閑度假旅游為支柱的村集體經濟模式。先後被評為『全國文明村鎮』、『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中國美麗休閑鄉村』等榮譽稱號。

氛圍營造,推動鄉風文明建設
查罕諾村築起了主路沿街文化牆,邀請美術老師和齊齊哈爾大學學生為沿街院牆創作、繪畫,主要內容為查罕諾村村規民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公民道德建設等主要內容,構成『鄉風文明一條街』,讓村民在茶餘飯後,下地乾活往來中接受『文明』的耳濡目染,培育文明鄉風的濃厚氛圍。

黨建先行,引領鄉風文明建設
查罕諾村以黨總支帶領黨員當先鋒,積極參與鄉風文明建設。引導廣大黨員乾部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兩委』成員帶領全體黨員,中午集中學習一小時,回家自學,行動不便由黨支部書記在微信群內『送學』的方式,督促全體黨員乾部共同學習,提高文化素養和政治素養。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基層黨員模范帶頭作用,引領鄉風文明建設。

志願服務,助力鄉風文明建設
查罕諾村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積極動員,大力開展志願服務活動,切實解決群眾遇到的困難。上門辦理,幫送代辦,為11位高齡老人完成津貼申報工作,實現了幫助弱勢群體解決生產生活的困難和問題。讓群眾辦事少跑腿、不跑腿,服務走進群眾家門,更拉近村委會與村民之間的距離,形成鄰裡互助、服務他人的良好社會風尚,真正實現『老有所依』、『老有所養』。多次開展環境保護、疫情防控、幫助困難兒童等志願服務活動,營造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文明風尚,帶動村民群眾加入到志願服務中,發揮動能,助力文明鄉風建設。

村民自治,維護鄉風文明建設
走進查罕諾村可以看到街路乾淨整潔、房屋整齊劃一,這都歸功於查罕諾村的治村寶典《村規民約》。2021年8月村修訂完善的《村規民約》共14項69條,涉及生產秩序、社會治安、法律義務、精神文明建設的方方面面。充分發揮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職能作用,村黨支部帶領,黨員乾部垂范,查罕諾村民自覺遵守,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營造了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和社會秩序。同時,紅白理事會、紅黑榜充分發揮作用。婚喪嫁娶都有通過紅白理事會審核,大力促進了婚事新辦、喪事簡辦的新風尚,減掉大操大辦的舊風俗,留下優良的新風尚。查罕諾村堅持自治,村民共同努力,維護了鄉風文明的建設成果。
榜樣力量,帶動鄉風文明建設

為弘揚鄉賢風范,用普通人的榜樣力量影響教育普通人,查罕諾村在鎮黨委的組織下,積極開展『十星級文明戶』『文明家庭』『最美家庭』等評選活動,由村民自己進行推薦評選,選出群眾認可的鄉賢典型。鎮村舉行大會頒發證書及獎品,制作文明家庭門牌,懸掛宣傳。大力宣傳文明家庭事跡,樹立正確的價值導向,引導村民向善向美。評選活動開展以來,已評『十星級』文明戶350戶。
產業發展,助推鄉風文明建設
查罕諾村積極發展旅游,振興經濟。村黨總支班子積極組織考察學習,從單兵作戰,各自為政,轉變為由村集體和村民組建旅游公司,整體打包推向市場。對接旅游團100餘個,接待超過7500人次,通過對接團隊帶動村內游玩項目、餐飲服務,為村民增加收入超130萬元。緊抓農業,向上對標,為解決農民種植方面問題,查罕諾村2020年向上申請建設與現代農業生產和經營方式相適應的旱澇保收、高產穩產的高標准農田,共計5000畝。查罕諾村的發展正是鄉風文明建設助力鄉村振興的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