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搜 索
發布會直擊?《2021年黑龍江省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公布 全省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94.8%
2022-06-01 16:31:36 來源:東北網  作者:劉嘉 霍梟涵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6月1日訊(記者 劉嘉 霍梟涵)6月1日,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2021年黑龍江省生態環境狀況公報新聞發布會。《2021年黑龍江省生態環境狀況公報》正式向社會發布。

發布會現場。

  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牟善學介紹,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規定,黑龍江省生態環境廳會同有關部門共同編制完成了《2021年黑龍江省生態環境狀況公報》。此公報涵蓋了黑龍江省2021年大氣環境、水環境、土地、自然生態、聲環境、輻射環境、氣候變化、基礎設施與能源等8方面內容,重點闡述了全省生態環境各要素的質量狀況及變化趨勢。

黑龍江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牟善學做情況介紹。

  大氣環境質量方面:

  2021年,全省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優良天數比例為94.8%,同比上昇1.8個百分點,是2015年實施環境質量新標准以來最好水平。全省13個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排名前3名,分別是,黑河市、大興安嶺地區和伊春市。

  全省重污染天數同比減少35天,下降58.3%,PM2.5、PM10、SO2平均濃度分別下降2微克/立方米、3微克/立方米和2微克/立方米。

  全省酸雨頻率為0,與2020年持平,降水pH年均值為7.06,與2020年相比,略有下降。

  水環境質量方面:

  2021年,全省水環境質量扣除自然因素影響後完成國家年度指標,國控斷面優良水體比例為70.4%,劣V類斷面比例1.5%。

  全省22個地市級及24個縣級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源達標率及水量達標率均為100%。14個湖庫的22個國、省控監測點位中,Ⅲ類水質佔45.5%,與2020年相比,Ⅰ-Ⅲ類水質比例上昇9.1個百分點。

  土地方面:

  2021年,全省完成國家下達的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90%目標任務,國控清單農村黑臭水體治理超過國家目標10個百分點,地下水國考點位Ⅴ類水比例同比降低10.27%,『雙源』點位水質保持穩定。

  全省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積5248.47平方公裡,較2020年增加1072.8平方公裡。

  全省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和應急備選處置能力同比提高49.5%、40.3%。完成危險廢物產生單位申報10103個,持證危險廢物經營年報246個,豁免經營年報19個。

  自然生態方面:

  生態環境質量為『優』『良』的縣(市)分別有25個、50個。

  全省有陸生野生動物500種,野生植物2114種。有自然保護地331個,其中,國家公園1處,自然保護區134處,自然公園196處。

  全省森林覆蓋率為44.66%,林木蓄積量為20.99億立方米。全省草原面積207萬公頃,治理『三化』草原2.68萬公頃,較上年增加1.09萬公頃。

  聲環境方面:

  2021年,全省13個城市區域晝間聲環境質量平均等效聲級為53.6分貝,道路交通晝間聲環境質量平均等效聲級為65.9分貝。

  全省各類功能區晝間總達標點次為411個,達標率為93.0%;夜間總達標點次為346個,達標率為78.3%。

  輻射環境方面:

  2021年,全省輻射環境質量總體良好。環境電磁輻射水平低於國家規定的電磁環境控制限值。

  氣候變化方面:

  2021年,全省發電行業91家重點排放單位中,累計有48家參與交易,碳排放配額累計買入量690.85萬噸,成交額3.01億元;累計賣出量898.33萬噸,成交額3.83億元。

  基礎設施與能源方面:

  截至2021年底,累計建成污水處理廠118座,污水處理能力507.6萬立方米/日。全省累計建成城鎮生活垃圾處理設施87座,處理能力2.74萬噸/日。

  總體來看,2021年黑龍江省堅持綠色低碳發展,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牟善學表示,2022年,省生態環境廳將堅定不移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實施生態振興計劃,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抓好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整改,鞏固提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著力建設綠色龍江,讓低碳成為龍江振興發展最鮮明的特質,讓綠色成為高質量發展最靚麗的底色。

責任編輯:王俊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