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農業科技水平的進步與發展,農民田間耕作的方式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智慧農業的普及讓越來越多的農民在田間也用上了『黑科技』。
2021年,黑龍江省糧食生產喜獲十八連豐。在這背後,反映出的是黑龍江省農業科技的持續進步和『藏糧於技』的戰略力量。2021年,黑龍江省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9%,2022年,這個數字將達到69.4%。

▲黑龍江省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9%(資料圖)
一粒種子是怎樣通過高科技的手段孕育出來的?
在佳木斯建三江洪河農場有限公司建設的智慧農業技術集成示范區裡,基於疊盤暗室育苗集中供苗技術,水稻種子經過『泡澡』、全身消毒、離心甩乾等工序後,隨即投放到播種流水線上,擺盤、覆土、播種、澆水、碼盤,全流程下來只需1分半左右的時間,叉車將碼好的秧盤送進暗室箱享受『恆溫桑拿』,72小時後電動運輸機會載著長滿秧苗的秧盤『跑』到育秧大棚內,電動擺盤機將一盤一盤的秧苗成功『推』到苗床上,隨後正式進入秧田管理期。
『今年春耕我一點不操心,因為不用自己育苗,把育好的苗運到地裡直接插秧就行了。』種植戶唐紀友輕松地說。
從『領種』到『領苗』,不僅技術更新了,成本也打折了。『我細算了一下,從清雪扣棚到插秧,我家一棟大棚差不多能節省成本2400元,每畝節本45.3元。』唐紀友算起賬來透出掩飾不住的喜悅。
今年,北大荒集團建三江分公司重點開展疊盤育秧、本田標准化改造、密苗機插、少人無人作業、割曬機械監測系統應用、雙向駕駛1404拖拉機應用、國產變量施肥插秧機應用等15項創新農業技術及智能農機應用項目,為現代農業大基地建設積蓄動能。

▲無人駕駛水稻插秧機穿梭田間,進行精細化插秧作業(資料圖)
春耕時節的佳木斯市樺川縣,高速插秧機在田間來回穿梭,隨著一株株綠油油的秧苗插進稻田,肥沃的黑土地披上了一身『綠衣』,煥發出了春日裡的勃勃生機。
『現在種地可比過去輕松多了,我們合作社68臺高速插秧機全部安裝了北斗導航無人駕駛系統,比起傳統插秧機,不僅節省了人工費還搶了農時,稻苗株距、行距更均勻,苗量更精准,讓稻苗更粗壯、根系更發達。』樺川縣玉成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趙德山用三年的時間把合作社的插秧機全部安裝了北斗導航系統。
如今,農民對現代化農業生產的接受程度越來越高,田間地頭的『新玩意兒』『黑科技』也大展身手。夏管時期,一架架植保無人機代替了過去種植戶身上背著的小藥箱,在田間唱起了主角戲。
『用植保無人機噴施返青、分?肥,均勻度高、霧化效果好,避免了漏噴、復噴現象,不僅減少了人工費用,作業效率還高。』北大荒農業股份八五六分公司農技人員李雪松提起無人機施肥的效果贊不絕口。

▲通過無人插秧機作業後,整齊劃一的秧苗(資料圖)
2022年,黑龍江省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將達到69.4%,主要糧食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穩定在98%以上,建設10個數字農業示范縣和4個數字鄉村試點。
智能化育秧、無人駕駛攪漿整地、無人駕駛插秧……目前黑龍江省已基本實現農業生產全程機械化。廣袤的黑土地上,農民從『會』種地轉向『慧』種地,用工越來越少,腰包越來越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