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7月10日訊『不僅有工資有社保,還方便我照顧孩子,社區幫忙在家門口找到的這份工作,實在是太合我心意了。』牡丹江市東安區振興街道綠地社區居民朱艷失業後,在社區幫助下很快就找到了一份在家附近超市做導購的工作。
就業是民生之本、財富之源、穩定之基。2021年12月,綠地社區被國家人社部認定為第五批國家級充分就業社區。國家級充分就業社區要求就業率達到95%以上、失業人員登記率達到100%,社區促就業的工作方法和措施要有創新之處。綠地社區通過摸排社區失業人員情況、建立動態管理信息臺賬、與轄區內企業開展結對共建、線上線下推送招聘培訓信息等方式,打造家門口的『就業加油站』,多渠道促進轄區失業人員再就業。
『敲門行動』
精准摸排就業意願
『您好,我們過幾天有招聘會,您有找工作的需求嗎?』
想要全面就業到位、幫扶到位,第一步就要摸清居民就業情況。綠地社區黨委書記趙岩介紹,他們通過落實牡丹江市困難群體幫扶『敲門行動』的部署要求,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詳細摸排轄區居民就業失業情況。
線上,充分利用社區微信公眾號、轄區商業群、56個社區居民微信網格群及就業服務群,發放『牡丹江市勞動力調查問卷』,引導轄區內失業人員在線登記,錄入基本信息和就業、創業、培訓等就業服務需求。線下,采取『網格化』方式,組織社區工作人員入戶摸排情況,重點對轄區就業失業人員、就業困難人員進行登記,摸清重點群體容量,了解其家庭情況、培訓願望、職業技能、就業要求。
『在此基礎上,我們還建立了就業、失業、監察等13套臺賬,根據失業人員需求進行分類登記,做到底數清、情況明。』趙岩介紹,2021年,綠地社區共開展線上線下摸排58次,調查社區居民2524戶、5048人次,為失業人員辦理登記139人。
『點對點』『一對一』
精准幫扶促就業
走進綠地社區就業小廣場,信息宣傳欄、大屏幕上的企業招工信息、就業培訓信息等隨處可見。『平時我們在微信就業群裡也都能看到這些招聘消息,社區工作人員看到適合的崗位還會針對性給我們推送,別提多貼心了。』朱艷笑著說。
在開展『充分就業社區』建設過程中,綠地社區把滿足失業人員就業需求作為工作第一目標,了解就業需求,開展定向精准幫扶,制定就業、創業、培訓年度計劃。開展以進行一次職業指導、推送三個就業崗位、推薦一個培訓項目為內容的『131』就業服務,實行『點對點』『一對一』幫扶。
借助緊鄰市人力資源市場的優勢,2021年綠地社區舉辦專場招聘會6場,發布用工信息212條,提供就業崗位536個,提供培訓項目6個,實現就業27人。結合轄區內門市較多、居民生活較為集中的特點,綠地社區多方聯系,邀請創業成功人士舉辦創業大講堂,對有創業意願的社區居民進行創業指導,幫助他們申請創業擔保貸款,鼓勵他們創業。
利用轄區優勢
創造更多就業崗位
為高校畢業生、失業青年提供就業見習崗位;鼓勵企業多吸納大齡就業困難人員就業;結合崗位特點,有針對性為社區失業人員解決就業問題……在幫扶失業人員多渠道就業的同時,綠地社區創新舉措創造更多就業崗位。
轄區商鋪多,綠地社區就在臨街商鋪較為集中的烏蘇裡路至興隆街路段,闢建就業一條街,鼓勵駐區企業創造更多就業崗位;轄區餐飲企業多,多家餐飲企業都在社區登記招聘信息,通過社區統一發布用工信息,為轄區居民提供更多就業崗位。
『目前,整個社區無零就業家庭,無長期失業人員。』趙岩介紹,如今綠地社區就業援助工作已實現制度化、社會化、規范化,社區登記失業人員就業率達到96%,基本實現了『失業幫扶不漏一人』,居民安居樂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