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跨越山海的握手 龍粵兩省對口合作綜述
2023-04-20 08:07:0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董盈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4月20日訊 黑龍江省與廣東省,一北一南,在共和國雄雞版圖上遙相呼應。一個是『中華大糧倉』和國家重要的裝備制造業基地,孕育了『四大精神』的神奇黑土地;一個是中國南大門和改革開放先行地,書寫了『春天的故事』的創新熱土。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2017年,黑龍江省、廣東省因區域合作的國家戰略而心手相牽,共啟兩省對口合作的大幕。走過六載時光,在持續高位推動下,兩省在體制機制創新、乾部人纔交流、產業優勢互補、科技成果轉化、平臺載體共建、對外合作推動等方面持續發力,實現了合作機制從無到有、合作規模不斷擴大、合作領域日益拓寬等開創性進展。

  龍粵合作,跨越山海,雙向奔赴,合作共贏,碩果累累。

  龍粵印記刻入彼此發展脈絡

  廣東繁花似錦,龍江柳色正新。4月,黑龍江文旅部門再次組團南下,向粵港澳大灣區人民發出邀約,來黑龍江感受夏日清涼。兩省共同開展『南來北往,寒來暑往』省際旅游活動。截至2022年底,游客互送超過2600萬人次。此次南下,兩省又簽下旅游合作協議,預計互送游客595萬人次。

  七臺河市副市長代罡今年1月剛剛從江門掛職歸來,從參加兩個城市團隊互訪,到推動項目線上線下簽約,再到為七臺河市駐深圳投資促進中心揭牌,他見證了對口合作多點開花、不斷昇溫的過程。

  龍粵兩省建立了全方位、多層次、常態化交流培訓體系。2022年底的數據顯示,我省共派出407名乾部赴廣東掛職,接收30名廣東來我省掛職鍛煉乾部,兩省累計培訓近萬人次。學習借鑒廣東省創新經驗,廣東省192項政策舉措、585項自貿區改革經驗在黑龍江復制推廣。

  掛職鍛煉、培訓學習、經貿協商、互為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一系列對接交流活動中,兩省各界頻繁南來北往,人文相親,情感愈發深厚,合作愈加深入。

  羊城牽手鶴城,佛山與雙鴨山『兩山合作』,江門與七臺河『南江北河』攜手……龍粵兩省13對結對城市間,紛紛打出對口合作品牌,合作共贏漸入佳境。

  兩省多層次、寬范圍、廣領域的合作體系也愈加完善。截至2022年底,兩省省級層面先後開展25次互訪交流,緊密對接溝通合作事宜。雙方都成立了對口合作工作領導小組,兩省17對省有關部門、3對自貿片區、58對縣(區)建立結對關系,雙方學校、醫院、科研院所等也探索建立多種形式的合作關系。

  龍粵兩省結對城市中,廣州市可辦理齊齊哈爾市政務服務事項84項,齊齊哈爾市可辦理廣州市政務服務事項2639項;伊春和茂名兩市實現公積金繳存人異地互認互通互貸。

  來自黑土地的優質大米、大豆、雜糧、鮮食玉米等,飄香廣東,『龍糧入粵』規模每年穩定在600萬噸左右。蜂蜜、榛蘑、藍靛果、優質木耳等龍江綠色農產品,擺上廣東居民的餐桌。同時,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供應基地也向黑龍江延伸。

  黑土地上,一大批廣東企業投資的產業項目拔地而起;嶺南大地上,陽江抽蓄機組、潮州大橋等一批『龍江制造』『龍江建造』成為點亮發展的重要因子……隨著合作的不斷拓展深入,兩省已把各自的印記刻入彼此發展的脈絡之中。

  攜手打造對口合作全國樣板

  先行先試,敢闖敢試,龍粵牽手合作以來,兩省在園區共建合作、科教醫療合作、農業產業合作等方面湧現出一批合作典范。『突破』『填補空白』『新模式』『新理念』等成為龍粵對口合作中的高頻熱詞,兩省雙雙發力,打造對口合作全國樣板。

  深圳(哈爾濱)產業園是『帶土移植』深圳模式的『試驗田』。本著『能復制皆復制,宜創新即創新』的原則,累計推動126項深圳好經驗、好做法在園區和哈爾濱市推廣。園區在合作模式、制度建設等方面大膽探索創新,截至2022年底,引進華為『一總部雙中心』、哈工大人工智能研究院、國家工業互聯網中心等56家企業,累計投資49.6億元。深哈產業園已獲批成為全國首批國家級專利導航服務基地,成為哈爾濱新區產業發展的新引擎。

  在七臺河市茄子河區,在建中的江河經濟開發區已展露出恢弘氣勢。2022年7月,江門選派首批業務骨乾組成派駐工作組,到七臺河市開展對口合作工作。這是龍粵兩省合作以來,廣東省首支以長期派駐形式開展對口合作的乾部人纔隊伍。工作組不僅將江門市園區發展的經驗做法和具體案例帶到了七臺河,還免費為七臺河市開發了投資產業地圖小程序,參照『江門政務』模式促成開發『七臺河政務』APP和自助終端建設,開通了兩市政務服務遠程在線視頻辦理專區,推動在江門駐深圳市投資促進中心增設七臺河市駐點招商功能。

  結合湛江冬季土地『撂荒』、望奎農村勞動力和機械『冬閑』的實際,綏化市和湛江市從『北薯南種』到合作探索『稻—稻—薯』種植新模式,由廣東負責兩季水稻種植,黑龍江負責馬鈴薯種植,通過『早造優質稻—晚造優質稻—冬種馬鈴薯』一年三造的高產高效栽培模式,提高種糧效益,闖出一條互利雙贏的現代農業發展之路。

  齊齊哈爾市第一醫院與南方醫科大學牽手,南北醫療合作駛入快車道。齊齊哈爾市第一醫院成為南方醫科大學唯一非直屬附屬醫院。目前,南方醫科大學與齊齊哈爾市第一醫院在臨床教學培訓、會診、醫療技術合作、人纔培養、臨床專科共建等多方面合作進展順利。

  2021年,在國家發展改革委開展的各省市對口合作工作總結評估中,龍粵兩省多項做法被列為對口合作典型經驗,成為區域合作的標杆和樣板。

  『4567』與『10+10』產業體系深度契合

  多年來,龍粵兩省堅持將產業合作作為對口合作的支橕點和著力點。黑龍江省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發力數字經濟、生物經濟、冰雪經濟、創意設計產業『新賽道』,點燃高質量發展新引擎,龍粵合作乘勢而起躍上新高度。

  圍繞拓展數字經濟新藍海、共建生物經濟新基地、培育冰雪經濟新標杆、建設創意設計新高地,華為、騰訊、華大基因、北科生物、善行醫療等總部設在廣東省的數字經濟頭部企業和生物經濟重點企業紛紛布局龍江。肇東星湖科技深度對接兩省生物技術、生物產業、生物經濟領域要素資源,形成了產業鏈齊全、配套完善的核?類產品產業集群,核?酸生產能力躍居世界第二位。

  引進深圳市工業設計行業協會,共建哈爾濱創意設計中心,計劃在今年正式啟用,目前吸納了來自深圳等地的10家創意設計企業。黑龍江日報報業集團牽手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設計團隊單位——廣州美術學院,雙方共同建立廣州美術學院(黑龍江)創意設計中心,促進黑龍江創意設計產業提檔昇級。『冰墩墩』回家,一路北上,部分創意設計項目已落地實施,為『奧運冠軍之城』七臺河設計的『城市之光』標志性城市雕塑即將落成。

  南北聯動,媒體搭臺。2022年8月5日,由黑龍江省發改委、省政府駐深圳辦事處、黑龍江日報報業集團三方合作,聯合南方報業傳媒集團、深圳報業集團共同構建的龍粵合作融媒平臺正式上線。龍頭新聞、南方+、讀特三個客戶端,分別開設龍粵、粵龍,龍深、深龍四個頻道,推出『龍粵招商』微信公眾號,聚合南北三大報業集團新媒端賬號矩陣等N個融媒端口,合力講好區域合作的龍江故事、廣東故事。

  龍粵兩省在科技創新上強強聯手,為裝備制造等傳統產業提質昇級賦能。齊重數控和廣州數控合作的『重型數控機床系統國產化』項目,實現了機器人進行刀具更換、刀具檢測、刀具管理等智能化功能,聯手突破了國外技術『卡脖子』難題。

  兩省在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鏈打造上下功夫,推動華潤(黑龍江)綠色食品產業園區、嫩江現代農業綜合服務一體化提昇項目等一批農業產業項目、園區加快建設。新興產業集聚壯大,華潤集團在佳木斯市投資的3個清潔能源項目和華潤三九中醫藥產業項目開工建設,總投資額達39億元。

  產業振興的號角已經吹響,龍粵兩省將加強黑龍江省『4567』現代產業體系與廣東省『10+10』產業體系、深圳市『20+8』產業體系對接融合,持續推進數字經濟、裝備制造業、新材料、食品、工業設計等領域合作,尋找更多的產業契合點、活力迸發點、合作突破點。

  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奔赴向北開放新高地,站在新平臺、新起點上,龍粵合作,機遇無限,未來可期。

責任編輯:強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