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網8月30日訊 臨近9月,大豆搖鈴千裡金的時節即將到來。8月25日,寶清縣新興大豆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邰艷蘭和村民們在田間查看著大豆的長勢,『這兩年大豆行情看漲,今年得接近3元一斤。』邰艷蘭算起細賬,『我們今年擴種大豆5000畝,收益會相當可觀!』
今年,寶清縣委、縣政府為落實『穩糧擴豆』任務,堅持小面積高產攻關和大面積均衡增產相結合,堅持發展生產和產業融合相結合,集中打造了10個大豆千畝示范方、面積1.73萬畝;30個大豆百畝技術攻關田、面積0.83萬畝,輻射帶動面積5.1萬畝,被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確定為全國綠色大豆高質高效行動示范縣。
借助『綠色大豆高質高效行動示范縣』這一有利契機,寶清縣把大豆產業作為支橕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立縣產業,在大豆產、加、銷『全產業鏈』開發上集中發力、迅速破題。
針對全國大豆綠色高質高效行動示范縣創建工作,寶清縣委、縣政府以『穩糧增豆』為戰略,投入400萬元購買有機肥和微生物菌肥,著力配肥改良土壤,提昇黑土地質量,建設生態質量效益型農業。成立了項目領導小組和專家技術指導小組,為創建示范區大豆高標准種植、綠色生產提供全方位服務,加快推動了農產品生產基地優質高效轉型,促進農業生產高質量發展。
圍繞『控肥增效、控藥減害、控水降耗、控膜減污』在綠色發展上下大功夫。采用模式栽培、配方施肥、綠色栽培、秸稈還田、全程機械化技術路線,實現了『最適』種植規模、『最適』藥肥用量、『最省』人工投入、『最大』綜合效益的綠色生產模式,並以互聯網技術與傳統農業深度融合為途徑,打造了『合作社+示范區』經營模式,引領寶清縣成為現代綠色農業發展的高標准典型樣板。
圍繞培育加工優勢,在產業集群發展上下功夫。通過高質高效生產基地建設,推動大豆產品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轉變,由『原字號』銷售向精深加工轉變,最大限度提昇增值潛力。重點支持小微加工企業走專業化、特色化經營道路,大力發展綠色、有機豆油、豆腐、醬油和豆醬等豆制食品,並延伸產業鏈條,大力發展腐竹、豆皮、豆乾等即食食品,提高大豆產品增加值,形成產業集群。
圍繞創新營銷優勢,在銷售市場上下功夫。堅持以數字電商為切入點和突破口,在農村建設『產地直供』『產地直發』電商基地,發揮『中國北大荒硒都』官方網站、『雙鴨山市富硒產業官方旗艦店』和『寶清農品匯』等電商運營平臺,打通『買全國、賣全國』的電子交易通道,擴大線上交易成效,不斷提昇寶清大豆產品市場佔有率。
通過全國綠色大豆高質高效生產基地建設,逐步構建設施現代、功能完善、管理科學、運營高效、帶動龍江、輻射全國的大豆批發交易市場集群,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鮮明、競爭優勢明顯的大豆市場流通體系,提昇大豆話語權,提高優質農產品市場競爭力。
截至目前,全縣共下發有機肥1721噸。基地化肥平均使用量較上年預計減少5%以上,農藥平均使用量較上年預計減少2%以上。根據基地當前長勢測算,平均畝產量預計達到210公斤以上,促進畝節本增效40元以上,帶動農戶畝增收11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