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搜 索
哈工程:厚植創新型人纔培養沃土
2022-09-23 12:42:05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谷雪 趙一諾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9月23日訊『加入這個團隊,是你一生中距離世界冠軍最近的一次。』這是哈爾濱工程大學E唯協會指導教師李海波在每年招納新成員的開場白。2001年至今,E唯協會引導超1萬名學生走上科創道路,培養頂尖優秀學員500餘人。其中,這裡走出了『蛟龍號』潛航員陳雲賽、帶領團隊打破北美高校20年壟斷國際水下機器人大賽世界冠軍的『中國隊長』周翰文……

  近日,哈工程獲批國家級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基地建設單位。

  『課』『訓』結合 培育創新的『金種子』

  E唯協會成立之初,只有兩間60平方米的屋子和一些簡單設備,為了鼓勵學生創新,學校騰出21號樓的地下一層和地上一層共980平方米、十幾個房間建成E唯協會的『大本營』,平均每年超過500名大一新生在這裡接受科創入門輔導。

  在哈工程,科創基地不止21號樓,校園中的啟航活動中心,是一座近5000平方米的創立方·大學生創客工場,擁有意識普及區、創客培養區、產品研發區、創業苗圃區、創業街區和創業咖啡廳『五區一廳』的遞進式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訓練平臺。這座『創客殿堂』,將一批批帶著夢想和勇氣的青年大學生引來,讓一粒粒創新的『種子』落地生根,在創業中煥發燦爛的青春光彩。

  『初聽創新很難,但只要老師引導得當,學生就能一步步實現理想。』哈工程團委副書記趙寧波說,學校構建了『創意、創新、創業』融合的全價值鏈創新創業成長模式,堅持教育與實訓相結合,通過課堂教學讓學生了解創新創業基本知識,通過第二課堂鍛煉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針對不同學生群體形成分層分類的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資助體系,讓學生放開手腳搞創新,激活創新基因、創業興趣。

  以賽促學 讓創新人纔破土發芽

  在哈工程,幾乎每位本科畢業生在校期間最少會參加一項科創競賽。學校的科創活動從單一的品牌競賽發展為科創節,從『一院一品』發展到『一院一節』,據統計,哈工程每年舉辦創新創業論壇講座200餘場,服務超1萬人次,組織校級競賽30餘項,累計1.6萬人次參與。

  由『飛思卡爾』創新團隊承辦的『極速挑戰』智能汽車賽、以小小的紙橋能承受上百公斤重量而『走紅』的航建賽事,已發展為該校『一院一節』品牌活動;作為信息學院的特色活動,『研究生電子設計大賽』和『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兩大賽事把更多學子的夢想照進了現實;被稱為哈工程創新社團的『愛馬仕』,E唯協會的賽事充滿了挑戰,會員們要闖過無人機、水下潛器、陸地平衡車、水面五人艇、四軸飛行器等大賽關卡後,纔能獲得水下機器人大賽的『入場券』。

  多年來,哈工程以賽引創、以賽助創。為鼓勵學生參加國際國內頂尖科創賽事,該校在國內率先實施學生休學創業、『免修不免試』等激勵政策,將學生參與情況及成果納入學生保研、獎學金、學分、榮譽等。

  與此同時,參加競賽的獲獎者都會更深刻地體會到學校貼心的創業服務:為每一位入圍決賽的青年大學生參賽選手配備創業指導專家,一對一進行輔導,幫助評估創業項目的落地成熟度,分析創辦公司後可能會遇到的各種問題,一項項務實的舉措將更加堅定創業者們的信心。

  全方位保障 讓『雙創』夢開花結果

  近年來,哈工程整合各方資源,全力打造『一場一園一院』大學生創新創業生態圈。『一場』即創立方·大學生創客工場,這裡有創新成果展,有創業理論培訓,還有研發經費、實驗室環境、基本通用設備支持,是連接創新創業教育教學和創新創業企業孵化之間的關鍵環節和主要平臺。

  『一園』即用好國家大學科技園,加速孵化培育創新成果,降低創業門檻,推動創新成果實現就地轉化。『一院』即用好龍江工程師學院這個平臺,讓教師、學生入企實習實踐,推動創新成果與龍江企業深度對接。

  學校還建立起『師資、經費、政策』全過程實踐保障體系,聘請45名校內教師和86位企業家擔任創業導師,對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全方位指導;學校面向學生開放科研實驗室,鼓勵科研成果融入教學,以哈爾濱工程北米科技有限公司為代表的師生共創項目成功落地;出臺《哈爾濱國家大學科技園孵化管理辦法》等20餘項制度,健全創新創業教育基地管理制度體系和師生激勵政策。

  『學校的創新創業活動既要頂天,更要立地。頂天就是繼續在國際頂級的賽事上摘金奪銀、為國爭光,立地就是面向國家、行業發展需要,讓老師和學生創業的激情和指向,深度融入國家社會發展。要通過創新創業教育的提檔昇級打造培養高素質創新型人纔的哈工程名片。』哈工程黨委書記高岩表示。

責任編輯:強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