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1日訊(胡艷波 劉德纔 記者 楊帆)9月,三江平原稻浪滾滾,金秋豐收的色彩染黃了『青紗帳』。遠處的高架橋上,高鐵列車疾速奔馳,與青山、綠水、藍天相映,好一派北國風光……
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公司義不容辭地在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中擎起先行重任——
這十年,『龍糧』源源不斷地從中國的東北南下,豐富著百姓的餐桌,助力龍江又穩又好地端牢『中國飯碗』。
這十年,高寒高鐵從零起步,蔚然成網,黑龍江省高鐵營業裡程由97.3公裡延展到近1400公裡。
這十年,中歐班列東通道上鋼鐵駝隊縱橫馳騁,為新時代黑龍江成為我國向北開放新高地鋪就了鋼鐵跑道……
火車輪上馱著『北大倉』

攝影 原勇
9月26日16時許,福前鐵路建三江站貨場內一派繁忙景象,8車稻米正在緊張裝車。5條專用線內,裝滿糧食的37車集裝箱整裝待發。開年以來,通過這個位於三江平原的四等小站,建三江墾區已外運糧食近70萬噸。
近年來,黑龍江省快速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新戰略,大力發展智慧農業,取得明顯成效。2021年,黑龍江省糧食總產再創歷史新高,達到1573.54億斤。
10年來,黑龍江省累計為國家貢獻糧食1.47萬億斤,糧食總產量、商品量、調出量均居全國第一,全國每9碗飯中就有1碗來自黑龍江。這裡面,大部分糧食都是通過鐵路運往全國各地。

攝影 原勇
哈爾濱局集團公司心懷『國之大者』,自覺扛起國鐵企業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充分發揮路網優勢,在保障糧食安全中挺起鐵肩膀、貢獻鐵力量、展現鐵擔當。
哈爾濱局集團公司持續采取開行遠程直達糧食專列、集裝箱專列、散糧班列等多種形式,為『北大倉』糧食外運提供可靠運力支持。同時,對內深挖運輸潛能,大力開展卸車攻關,以卸車保裝車,並積極調整車輛使用結構,提高通道能力,架起『北糧南運』金橋。統計顯示,自2021年10月份新糧上市以來,哈爾濱局集團公司已外運糧食超過4000萬噸。目前,管內糧食主產區各車站正積極搶運拍賣國儲糧,為新糧上市收儲騰庫容。
十年來,哈爾濱局集團公司持續開展貨運增量行動,不斷推出遠程直達專列、集裝箱班列等貨運新產品,並在地方政府支持下,積極整合省內公路、鐵路、港口、海運等優質資源,開展多式聯運,努力為企業量身訂制運輸方案。同時,打通主要物流節點,擴充鐵路場站能力,投資25億元,建成夏家冷鏈物流基地和新香坊、克東、泰來等56個現代化物流基地,形成省內鐵路貨運集散中心網絡。
十年來,哈爾濱局集團公司累計發運貨物19.59億噸,為龍江經濟發展提供了充沛的運力保障。
高鐵拉動振興路

攝影 原勇
10年前的哈爾濱局集團公司管內高鐵只有不足百公裡,如今已連通了黑龍江全省地市級城市二小時經濟圈……
今年9月29日,在綏化施工現場機械轟鳴,哈伊高鐵哈爾濱至鐵力段全面開工建設,我國高寒高鐵將再向北延伸。如今,高寒高鐵已成為黨和國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一張靚麗名片,成為龍江人民出行的第一選擇。

攝影 原勇
時間倒回到2012年12月1日,中國首條也是世界上第一條跨越高寒地區的長大高速鐵路哈大高鐵開通運營,大幅壓縮了龍江與關內廣大地區的時空距離。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高鐵快速發展,高鐵網越織越密、覆蓋面越來越大。高寒高鐵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弱到強,不斷展示中國高鐵『新高度』。
2015年8月17日,首條黑龍江省內高鐵——哈齊高鐵開通運營。開通運營七年來,這條黑龍江省開行車次最多、客流量最大、最繁忙的高鐵線路已累計安全運送旅客8100餘萬人次,『同城效應』優勢凸顯。
2018年,時速200公裡的哈佳鐵路和時速250公裡的哈牡高鐵陸續開通。哈佳鐵路、哈牡高鐵與哈齊高鐵構建龍江兩小時交通圈,進而接續哈大高鐵並入全國高鐵網絡,讓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走上快車道。
2021年12月6日,全長372公裡的牡佳高鐵建成通車。牡佳高鐵的開通,結束了黑龍江省東部資源型城市不通高鐵的歷史,為龍江在更大平臺、更高層級全方位振興提供了運輸支橕。

攝影 原勇
在強化高鐵建設的同時,哈爾濱局集團公司還極大地推進了鐵路基礎設施建設和改造。十年來,新建和改擴建的哈爾濱站、牡丹江站、佳木斯站,成為當地新地標;哈爾濱國際集裝箱中心站和持續擴能改造的綏芬河口岸站,成為龍江對北開放的重要基地和窗口;同江中俄鐵路大橋建成,佳鶴鐵路改造即將開通,都使龍江鐵路網結構和功能得到大幅改善。
截至目前,哈爾濱局集團公司營業裡程達8416.9公裡,較2012年增加1317.3公裡;電氣化鐵路3232.3公裡,電氣化率由2012年的2.6%提昇到38.4%;高鐵裡程從2012年的97.3公裡增加到1401.1公裡,增加13倍。
新絲路上風笛嘹亮
攝影 原勇
9月30日6時01分,入境換裝後的75100次中歐班列從綏芬河站北場緩緩啟動,滿載著42箱菜籽油向重慶方向疾駛而去。
作為黑龍江省最大對俄鐵路口岸,綏芬河站加強國際聯運接車組織。今年前9個月出入境中歐班列累計開行644列、59798標箱,同比去年分別大增63.9%和67.6 %。
為響應『一帶一路』倡議,國鐵集團積極組織開行中歐班列,為『一帶一路』建設注入『鐵』動力。自2013年9月首次經由中國最大的陸路口岸滿洲裡口岸開行中歐班列以來,中歐班列東通道呈現持續快速增長態勢。
由此,地處全國『神經末梢』的黑龍江,成為世界的黑龍江。路網盡頭的哈爾濱局集團公司,積極踐行『一帶一路』倡議,架設起開放的新通道。
中歐班列自開行以來,為國際貿易發展貢獻了重要力量。作為陸路運輸的『鋼鐵駝隊』,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中歐班列成為保障中歐貿易往來的重要物流通道。

攝影 原勇
哈爾濱局集團公司積極擴充口岸運力,於2016年組織綏芬河站貨場擴能改造,使該口岸站年裝卸能力提昇近50%,集裝箱換裝能力也由日均40標箱增加至440標箱。
今年6月30日,滿洲裡站國際貨場擴能改造順利完工。改造後,集裝箱換裝能力提高一倍,返程中歐班列開行能力得到進一步釋放。
哈爾濱局集團公司還組織兩個口岸站開通95306『數字口岸』系統,實現無紙化通關,使鐵路國際聯運業務辦理更加高效便捷。
2015年7月,哈爾濱國際集裝箱中心站投入使用,成為龍江對俄對歐貿易的前沿和物流平臺。2017年5月,該中心站首次開行中歐班列。截至目前,已開行中歐班列206列。
哈爾濱局集團公司強化口岸後方通道建設。2017年末,濱洲鐵路電氣化改造項目開通,僅僅一年後,濱綏鐵路也全線進入電氣化時代。兩條百年鐵道線,昇級改造如虎添翼,帶動中歐班列東部通道運輸能力大增。
今年1月至7月,經中歐班列東通道滿洲裡和綏芬河鐵路口岸進出境的中歐班列累計通行3126列,發送貨物299808標准箱,同比分別增長16.4%、16.2%,中歐班列通行數量再創歷史新高。
數據顯示,中歐班列經滿洲裡、綏芬河鐵路口岸運行線路已達22條。2021年,中歐班列東通道合計運行4782列45.9萬標箱,比2015年分別增加4627列、44.5萬標箱。
一組組數字,擘畫希望滿滿的發展藍圖。
一項項舉措,彰顯鐵路高質量發展助力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決心。
鐵龍奔馳,開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