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2日訊 (記者 楊帆) 步入新時代的黑龍江,由慢到快的蛻變『蝴蝶效應』恰恰由一小段高鐵引發……
2012年12月1日,中國首條也是世界上第一條跨越高寒地區的長大高速鐵路哈大高鐵開通運營。
哈大高鐵在黑龍江省內僅有短短的90多公裡,但穿梭般的高等級動車組列車,現代化的高鐵客站,還是讓『推著人跑』的發展氣息撲面而來。黑龍江,就此掀開了高質量發展的全新篇章。
『高鐵時代』引領龍江加速跑
一百多年前,蒸汽機車吞雲吐霧馳騁在黑土地上,以『T』字形中東鐵路為骨架的東北鐵路網不斷延伸,龍江一度成為中國鐵路最密集的地方。因而也成就了黑龍江對全國煤、木、糧、油的發展支橕作用。
進入新世紀,『一騎絕塵』的中國高鐵,引領龍江鐵路進入『高鐵時代』,為龍江經濟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哈大高鐵將黑龍江省聯入全國高鐵網,哈爾濱西站成為黑龍江省高鐵網與全國高鐵網的連接點。最突出的變化是,僅僅10年間,哈爾濱西站周邊已發展為繁華中心商圈,成為城市新增長極。
哈大高鐵開通,也掀起了龍江高鐵建設熱潮。
2015年8月17日,首條黑龍江省內高鐵——哈齊高鐵開通運營。哈齊高鐵聯通哈爾濱、大慶、齊齊哈爾三座重要城市,形成哈大齊工業走廊,促進了人員、信息和資金的流動,三地面貌為之一新。
2018年,時速200公裡的哈佳鐵路和時速250公裡的哈牡高鐵,分別於秋季和年末開通。新建和改擴建的哈爾濱站、佳木斯站、牡丹江站三個特等站,成為三座城市的新地標,牡丹江、佳木斯跨車站的地下通道,改變了城市交通格局,城市形象和宜居指數大幅提昇。
2021年12月6日,備受矚目的牡佳高鐵開通運營。牡佳高鐵聯通哈牡高鐵和哈佳鐵路,形成黑龍江省東部高鐵環線,將多座資源枯竭型城市拉入省會哈爾濱兩小時三小時經濟圈,為老工業基地的振興切切實實注入了經濟活力。
變化不止於客運。2017年末,濱洲鐵路電氣化改造項目開通;2018年末,濱綏線全線進入電氣化時代;加之2015年建成投用的哈爾濱國際集裝箱中心站,持續改擴建站場提昇通貨能力的滿洲裡和綏芬河口岸站,中歐班列東部通道運輸能力極大提昇。僅今年前8個月,通過中歐班列東部通道進出境的中歐班列已超過3000列,黑龍江『南聯北開』開放戰略打開全新局面。
目前,已建成待開通的中俄同江鐵路大橋,在建的佳鶴鐵路和哈伊高鐵,均標志著新時代龍江發展有著巨大的潛力。
新發展新動能
黑龍江省努力優化營商環境,搶抓機遇,促成北京建龍重工集團有限公司對省內鋼鐵企業進行整合。並確立了建設支柱性產業,到2025年實現千萬噸產量、千億元產值的鋼鐵發展『雙千工程』目標。
哈爾濱局集團公司大力服務龍江產業發展,與建龍旗下4家鋼鐵企業簽訂運輸協議,保障原料均衡運入,產成品順暢運出。
西林鋼鐵集團是黑龍江省老牌鋼鐵企業,被注資整合為建龍西林鋼鐵有限公司後,產能持續恢復和擴大,到2019年,通過鐵路外運鋼材等產品即達440多萬噸,經營十分紅火。
但這家企業地處小興安嶺深處,承擔其運輸的南烏支線運力趨於飽和,哈爾濱局集團公司迅速在南烏支線較大區間增建一處中間站,主要辦理列車接發會讓,使南烏支線運輸能力一下子提昇近30%,為企業快速發展提供了強力支持。
哈爾濱局集團公司還分別為建龍北滿特殊鋼有限公司、建龍阿城鋼鐵有限公司和黑龍江建龍鋼鐵有限公司開行直達港口或南方市場的鋼鐵專列,使這些企業日裝運鋼材經常在100車以上,有效滿足了市場需求。
糧食深加工產業,是黑龍江省重點發展的另一個產業,近年來持續吸引國內知名企業多點布子,在省內投資建設高精尖糧食深加工企業。目前,部分企業已發展為年生產規模超兩百萬噸、產值過百億的龍頭企業。
哈爾濱局集團公司逐家對接糧食深加工重點企業,與企業合作修通24條鐵路專用線,保證生產所需原料穩定運入。並在產地和大連、營口等港口間開行集裝箱班列,保障淀粉、生物發酵飼料、玉米精煉油等糧食深加工產品及時投放國內外市場,為龍江重點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新動能。
新戰略新保障
8月31日16時許,福前鐵路建三江站貨場內一派繁忙,8車稻米正在緊張裝車。5條專用線內,裝滿糧食的37車集裝箱整裝待發。開年以來,通過這個位於三江平原的4等車站,建三江墾區已外運糧食近50萬噸。
黑龍江省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新戰略,大力發展智慧農業,並獲得明顯成效。
哈爾濱局集團公司開闢綠色通道,采取開行遠程直達糧食專列、集裝箱專列、散糧班列等多種形式,為龍江糧食外運提供可靠運力支持。近兩年,在推進『北糧南運』,確保全國糧食市場穩定方面承擔起全新保障責任。統計顯示,自2021年10月份新糧上市以來,該集團公司已外運糧食超過4000萬噸。
目前,該集團公司管內糧食主產區各車站正積極搶運拍賣國儲糧,為新糧上市收儲騰庫容。
今年春季,哈爾濱局集團公司還連續第23次開行插秧專列,累計向三江平原運送『插秧客』160餘萬人次,使三江平原墾區春耕生產有了充足的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