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0月6日訊 配液、折巾、灌裝、包裝……國慶假期,哈爾濱運美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運美達)5600平方米的高標准生產車間內仍是一片忙碌景象,每天有數以十萬計的醫美面膜從這裡銷往全國。
『我們的無菌產品是在局部百萬級與十萬級淨化的生產標准下完成的,產品用水是注射用水。我們始終堅持嚴格的環境控制標准,嚴把安全關,確保產品安全高品質。』運美達生產中心廠長李艷霞介紹。
近年來,醫美面膜因具有輔助治療、修復皮膚創傷等功效越來越受消費者喜愛。但醫美面膜的生產標准往往比普通面膜更加嚴格,需要按照醫療器械質量標准執行、無菌生產,因此國內擁有醫美面膜優質生產能力的工廠並不多。
運美達的前身是上市公司下屬藥廠,公司於2017年正式進入醫美行業,目前擁有二類醫療器械、功效化妝品、食品生產資質。公司自轉型醫美行業以來,秉承『材料為健康』的研發理念,致力於以生物醫美材料研發和安全有效的產品,賦能醫美領軍品牌。能夠為品牌需求方提供包括研發、打樣、轉產、報批、評測等全方位的『360度安心服務』。
隨著中國護膚品行業整體快速增長,運美達也憑借高品質得到了市場的認可。從2017年最初成立時的40萬元,到2021年的6800萬元,在公司經營哲學研究中心總經理陳濤看來,公司的高速發展離不開市場化運營和產品創新。
『對於醫美行業來說,市場在變,新材料層出不窮,我們只有及時抓住市場動向,根據客戶需要,及時創新迭代產品,纔能在競爭激烈的醫美產業中立於不敗之地。』陳濤介紹,當前,殼聚糖材料憑借其良好的生物活性、生物相容性、抗菌性和無毒等性能,已經成為國際公認醫美換代產品的重要方向,緊抓市場的運美達想通過與相關行業專家建立合作,來解決公司在殼聚糖應用技術方面的瓶頸。
科技成果轉化難,難在信息不對稱,要想讓企業需求和科研成果相結合,必須在企業與高校院所間搭建起雙向對接的橋梁。
了解到運美達在殼聚糖生物材料等方面提出的技術需求及產品昇級迭代的研發需要後,黑龍江省工業技術研究院(簡稱省工研院)主動上門提供服務,充分發揮平臺優勢,通過信息匹配系統對接到哈爾濱工業大學材料學院李保強教授團隊,該團隊致力於殼聚糖復合生物材料及其在組織工程、藥物釋放、快速止血和生物傳感器等方面的研發。
『對於我們而言,省工研院更像是一個科技企業的加速器,企業需要什麼,它都能幫你提供或者幫你找到資源。』陳濤說。目前,運美達已與李保強教授以技術合同形式開展項目合作,推動殼聚糖生物材料在高端醫美領域的應用。
此外,根據運美達企業實際情況,省工研院還幫助制定了《關於運美達的科技政策適用規劃建議》,同時深入企業進行輔導,截至2022年9月底,已累計推動運美達取得10項專利。『我們將以此次企業服務案例為抓手前瞻布局上游新材料,持續推進全球化高端醫美戰略,打造龍江「換道超車」新引擎。』省工研院相關負責人表示。
搭平臺、聚資源、促對接。省工研院通過協調整合全省科教資源,圍繞行業創新發展的重大需求,突出創新耦合取向,以產業關鍵共性技術的研發供給、轉移擴散和首次商業化為重點,充分利用現有創新資源和載體,開展常態化『線上+線下』走訪活動,挖掘企業『不能自主解決』和『願意出錢解決』的技術需求,精准『滴灌』,推動我省科教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當前,我省正大力發展生物經濟,在陳濤看來,這是一個很好的機遇:『我們將依托黑龍江的科教資源優勢,在產品本身和生產工藝上的研發兩端發力,進一步提高市場佔有率,為龍江高質量發展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