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8日訊 在機關『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中,黑河市生態環境局堅持緊扣全市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聚集主責主業,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放管服』改革為關鍵點,生態環境治理為基礎點,生態環保監管為著力點,促進營商環境釋放新活力,污染防治取得新成效,環境執法開創新局面,為建設『五個黑河』提供堅實生態環境保障。
堅持以爭創一流營商環境、持續提昇生態環境質量為目標,積極服務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成立專項工作組,實行『辦公室+專項組』上下聯動機制,建立『提示+反饋』雙向交流制度,實時跟蹤,督促指導。建立省市百大項目環評審批臺賬,實行『一對一』『點對點』服務,提前介入國道丹東至阿勒泰公路黑河至臥牛湖段改擴建工程項目,指導服務71個項目完成環評審批。優化環評審批流程,提高審批效率,建設項目環評報告書、報告表審批時間分別壓縮到18日和11日,壓縮審批時間60%以上。在全省上半年生態環境系統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考核中榮獲第一名。
推動全市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堅持做好生態保護『加法』和環境污染『減法』。持續開展散煤污染治理,推動35—65蒸噸燃煤鍋爐昇級改造,加快新能源發展利用;強化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抽測柴油車2萬多臺次。今年1月至8月,黑河市市區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100%,居全省首位。深入開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及時劃分、調整和撤銷8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統籌推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計劃爭取投資1.2億元,實施12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項目。1月至8月,全市15個國考斷面水環境質量位列全省第四。開展農用地土壤鎘等重金屬污染源頭和礦區歷史遺留固體廢物排查,與13家土壤環境重點監管企業簽訂目標責任書,對32個遙感監測點位進行現場核查,目前,黑河市土壤環境質量總體良好,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率100%。
為有效遏制環境保護違法行為,建立健全生態環保監管機制,突出精准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不斷加強環境監管能力。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制度,實施包容審慎執法,將33家企業納入生態環境監督執法正面清單。聚焦重點區域、領域和行業,相繼開展水、氣、土、危險廢物和輻射等專項執法檢查,下達行政處罰9件、罰款金額119.15萬元,轉運危險廢物1348批次、轉運量1881.39噸,處置醫療廢物1887.61噸,涉疫廢物和醫療廢物收集、處置率均達100%。嚴格落實秸稈禁燒政治責任,持續深入開展督查檢查,全市秸稈禁燒實現『零火點』。強化重點企業環境風險隱患排查,重新核實、發放危險廢物經營許可10家,核發輻射許可證增項3家,完成建設項目審批2個,更新放射源動態數據庫68家。完善應急事件處理機制,與大興安嶺地區生態環境局簽訂突發水污染事件聯防聯控協議,建立重點河流突發水污染事件『一河一策一圖』,進一步增強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