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糞污變糞肥 我省23地解鎖新技能
2022-11-29 10:51:02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吳玉璽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11月29日訊 『成本高,沒技術,我們沒法處理。』在以農牧為主導產業的鄉村裡,未經處理或隨意堆棄的畜禽糞污等一系列農業副產物,成為制約農業綠色高質量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但這個難題隨著2021年國家啟動實施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項目發生了轉機。

  各試點咋做的?都有哪些好做法?記者近日進行了走訪。

  找對出口『糞』變成寶

  車偉是綏化市望奎縣東郊鎮養殖大戶,養了200多頭生豬,每天他都會開著吸污車,將生豬產生的糞污倒進糞便儲存池裡進行集中儲存。

  而此前為了處理這些糞污,車偉在自家建了一個沈井,由於沈井容量有限,處理不及時,常造成外溢。『去年縣政府給建了糞便儲存池,我家沈井滿了後就把糞污往這兒抽,非常方便。』車偉說。

  據統計,望奎縣糧食種植面積達到252萬畝,生豬、黃肉牛、山綿羊、家禽飼養量分別達到198萬頭、11.2萬頭、12.5萬只和1150萬只。畜牧養殖量大、糞便產生量多,如何高效實現種養結合,有效處理畜禽糞污是首要解決的難題。

  望奎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那洪宇表示,為了實現糞肥資源化種養循環利用,作為首批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縣,望奎縣將村屯環境整治、糞污還田、黑土地資源保護等工作有機結合,同步高效推進。其中,將發酵好的糞肥免費提供給合作社和農戶散戶。『糞肥還田不僅可以培肥地力,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使土壤板結變蓬松,鎖水能力更強,還可以推動化肥減量,提高農產品品質和產量,使養殖戶、市場主體、種植戶形成利益共享閉環,真正建立起糞肥資源化利用種養循環長效機制。』那洪宇說。

  目前,望奎縣建設了695個糞便儲存池和4處區域性大型糞污處理中心,總容積達到78萬立方米。另外,打造80處高標准集中漚肥場,每年可堆漚發酵糞肥50萬噸,還田面積40萬畝以上。

  改善土壤培肥地力

  在海倫市,農時土地托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農時公司)經營著10萬畝耕地。從去年開始,公司負責人劉中華帶著工作人員在秋整地的同時拋灑糞肥還田,進行一整年農作的收尾工作。

  糞肥還田後,常年在地裡乾活的劉中華發現了令他驚喜的變化,『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土地變得更黑亮更?了,滲水能力明顯增強。』劉中華介紹,利用糞污發酵而成的糞肥氮、磷、鉀及有機質等營養成分含量豐富,可以提高土壤肥力,有效緩解土壤板結的問題。

  『像農時公司這種全環節社會化服務還田模式主體,是海倫市實施的三類還田利用主體之一。』海倫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賈長青說。

  據了解,海倫市畜禽養殖屬於『小規模,大群體』的狀態,糞污收集難度較大,而種植業面積大,規模化經營比例大。針對這一實際,海倫市主推了以黑龍江原野食品有限公司為代表的種養一體化還田模式主體、以農時公司為代表的全環節社會化服務還田模式主體和以黑龍江壯富有機肥有限公司為代表的第三方糞污集中收集處理企業還田模式主體。

  賈長青介紹,海倫市年均產生畜禽糞污在105萬噸左右,這三類還田模式可以將這些糞污全部處理殆盡。2021年,海倫市通過對10萬畝耕地施用有機肥試點定期監測發現,糞肥的施用減少了化肥的使用量,畝均減少化肥施用量5%以上。

  種養循環利於整治人居環境

  秋收過後,齊齊哈爾市梅裡斯區郝氏家庭農場傳來好消息,『今年我們種的大豆大豐收,畝產超過500斤。』農場負責人郝成財說:『今年我們在建設高標准農田的同時,還往田裡拋灑了農業部門免費提供的糞肥,減少了化肥的使用。』

  郝成財提到的糞肥,是梅裡斯區收集村屯散養戶或村集體液體糞污,由第三方技術企業進行了再加工。

  梅裡斯區村屯散戶以養殖生豬為主,過去對於豬尿等液體糞污處理,多數是排到村邊坑或樹帶裡,對村屯環境造成很大影響。『為了有效解決糞污處理問題,我們組織村集體出資入戶收集液體糞污,邀請第三方技術企業為其提供糞肥加工服務。』區農業農村局主任李忠艷介紹。

  『在整個綠色種養循環過程中,畜禽糞污能否得到處理是關鍵。』李忠艷認為,只有糞污處理過後形成糞肥並拋灑到耕地中,再把地裡的秸稈變成青飼喂給牛羊,纔能真正實現種養循環,從而打通鄉村人居環境治理堵點。

  『通過這種形式,一方面可以為種植戶提供檢測合格、有養分保障的糞肥,通過轉化使土壤性狀得到顯著改善,農產品品質得到提昇,另一方面可以節省養殖戶糞污處理費和種植戶秸稈處理費,保護環境,實現多方共贏。』李忠艷說。

  我省試點縣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90%以上

  國家2021年啟動實施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項目以來,以推進糞肥就地就近還田利用為重點,以培育糞肥還田服務組織為抓手,通過項目實施探索形成養殖場戶、服務組織和種植主體緊密銜接,可復制、可推廣的運行機制和服務模式,支橕推動綠色種養循環農業加快發展。

  今年,省委省政府將推進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納入我省大力發展綠色農業的重點工作,省環耕站研究員閆玲向記者介紹了去年試點成效,『自啟動試點以來,我省落實青岡、肇州、泰來等19個縣(市、區)和北大荒農墾集團所屬4個分公司試點任務230萬畝、資金2.3億元。各試點縣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均達90%以上,為我省發展綠色農業打造了樣板。』

責任編輯:王俊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