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搜 索
央媒看龍江?東北虎頻繁『亮相』 生物多樣性保護旗艦物種作用明顯
2022-12-09 16:15:03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虎是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旗艦物種,在維持健康生態系統功能中佔據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在我國曾經一度瀕臨消失的東北虎,如今在黑龍江也多次出現。最近一個月,黑龍江境內先後五次拍攝到了這些『山林之王』的活動影像。

  

  眼下黑龍江的室外溫度達到零下20多度,沒有人類打擾的山林,雪地裡留下的都是動物的足跡,在東北虎豹國家公園東寧片區,巡護隊員們最近一次進山巡護時,就發現了東北虎的腳印。

  跟隨著這串腳印,巡護隊員沿途發現了老虎的糞便,在一處架設的紅外相機裡,看到了這只東北虎的真容。

  東北虎豹國家公園東寧局朝陽溝林場副場長李剛:通過我們測量(足跡)和結合監測數據判斷,這是一只成年雌虎,經常出現在此區域,體重在300斤以上。

  這已經是一個月之內在黑龍江省境內第五次拍攝到東北虎活動的影像資料。11月5日同樣是在東寧,一名司機在途經一處通鄉公路時,偶遇一只過馬路的東北虎。

  看見有車輛過來,老虎快速通過,跑進了路旁的草叢中。經過專家的辨認,這只虎並不是在東寧定居的常住虎,很有可能是來串門的『客人』。

  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管理局東寧局工作人員史曄:在我們東寧區域內,經常能監測到東北虎,11月22日,我們通過天空地實時傳輸相機又監測到東北虎活動,現在在我們這兒定居的東北虎大概有3-4只。

  除了東北虎豹國家公園所在的東寧林區,穆棱林區、伊春林區也先後發現老虎在攝像鏡頭前打卡。

  暢通跨境生態廊道 為虎豹提供棲息家園

  從過去偶爾發現東北虎的足跡,到如今人們會偶遇東北虎、紅外相機裡也經常會捕捉到東北虎的影像資料,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呢?

  

  為什麼最近東北虎頻繁出鏡,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貓科動物研究中心研究員顧佳音表示,根據以往對東北虎的監測經驗來看,每年從11月份開始,他們接收到的信息相對會有所增多。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貓科動物研究中心研究員顧佳音:11月份開始,東北虎進入了發情交配的季節,老虎們已經開始巡視他們的領地,去找可以交配的對象,所以它們的活動范圍在近期是增大的,這也(是)我們能夠目擊它們的次數增多的一個主要原因。這一個月內有5次東北虎視頻信息的匯報,還是比較多的。

  另外顧佳音表示,隨著監測手段的不斷昇級,也讓東北虎的身影頻頻進入人們的視線,當然這也和東北虎種群數量的恢復有著密切的關系。最近發現的東北虎,分別處於黑龍江東南部的老爺嶺山脈和中部的小興安嶺山脈,這兩處都是我國重要的東北虎棲息地。這些年來,我們和鄰國俄羅斯一直在建設東北虎的跨境生態廊道。今年多次發現東北虎,表明這條生態廊道是暢通的。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貓科動物研究中心研究員顧佳音:東北虎的家域是很大的,對它來講沒有國界之分,從中國東北虎的分布圖可以看出來,90%的個體都是跨境分布的,除了東北虎豹國家公園是穩定的東北虎棲息地以外,現在小興安嶺和大興安嶺,從以前沒有東北虎分布,到現在東北虎穩定出現,也是生態持續向好的一個重要指標。

  東北虎處於食物鏈的頂端,一只成年東北虎在一個區域穩定生活,要有500只梅花鹿、野豬等體型的有蹄類動物,保障它的生存。東北虎的存在,意味著整個生態系統裡面各個營養級的動物數量是充足的。所以保護東北虎不僅僅是保護單一的物種,而是維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舉措。多年來,相關部門堅持野生動物保護和生態修復同步進行,為東北虎豹等野生動物不斷繁衍提供了良好的棲息環境。

  東北虎豹國家公園東寧局朝陽溝林場營林隊隊長李海城:我們主要采取的措施退耕還林、補植等措施,營造東北虎喜歡雜交林,我身後這片區域以前是農田,現在我們栽上了柞樹、樺樹,主要把各個內外棲息地、核心區域有效連接起來,使東北虎等野生動物不斷向內擴散。

  推進野化繁育放歸 完善生態系統鏈條

  除了順應自然讓種群恢復,推進野化繁育放歸、完善生態系統鏈條也是野生動物增加的重要手段。近日在位於小興安嶺地區的太平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林業科研人員,將野化訓練的梅花鹿群放歸了山林。

  

  隨著野化訓練基地大門的打開,位於黑龍江鶴崗市的太平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經過馴化的梅花鹿走向了大山,這批梅花鹿是今年8月從外地購進的,與普通養殖戶追求梅花鹿膘肥體壯的目標不同,科研團隊會根據相關數據調整食物結構,使引入梅花鹿的生理生化水准,更接近野生梅花鹿。

  東北林業大學博士生趙越:簡單說就是這個飼料的量逐漸減少,野生的植物逐漸增多,它這個胃腸更加適應說在野外環境下吃這些柞樹葉,吃這些其它的這種野生植物。

  太平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小興安嶺地區,這裡也是中俄東北虎跨境遷移的重要通道。兩年前東北林業大學與保護區聯合設立了《東北虎棲息地獵物復壯項目》,通過人工乾預,讓小興安嶺一帶消失近30年的梅花鹿重現山林。

  東北林業大學博士生楊飛飛:我們要持續不斷地對這個生態系統注入新鮮活力,像梅花鹿、野豬,甚至有可能像?子,我們都有可能進行重引入工作,來完善整個生態系統鏈條。

  專家介紹,近年來國家通過一系列保護舉措。比如強化野生東北虎棲息地保護與管理、打擊各類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的違法犯罪行為、推進人工繁育和野化放歸、妥善解決人虎衝突矛盾等,使東北虎的種群數量逐步恢復。現在我國長白山的老爺嶺、張廣纔嶺、完達山,以及小興安嶺和大興安嶺,出現了眾山皆有虎的景象。而在虎嘯山林的同時,曾經多年不見的斑羚、原麝等瀕危物種也重回人們視線。

  東北亞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副主任姜廣順:我們通過近十幾年的長期監測,發現隨著東北虎的逐步恢復,整個東北亞,特別是我們國家東北林區的森林結構和森林質量,都得到了全面的一個恢復。特別是以前很少能夠記錄到的一些瀕危物種,都在開始逐步恢復,也就是說東北虎的保護,它能夠真正起到一個生物多樣性保護旗艦物種的作用。

責任編輯:王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