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物質富足、精神富有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質貧困不是社會主義,精神貧乏也不是社會主義。』中國式現代化不僅需要日益豐富的物質文明作為基礎,更需要實現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昇華。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物質生產和精神生產相互促進、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協調同步改善、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全面增強的現代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以辯證的、全面的、平衡的觀點正確處理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關系。
把握『兩個文明』協調發展的實踐邏輯
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本質決定了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面協調而不是單向度的現代化,必須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需要在前行發展中厚植現代化的物質基礎、增強人民精神力量。
當今全球競爭的大趨勢是文化軟實力的競爭,因為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和靈魂,最具備凝聚民眾的力量。中華民族的崛起必然是中華文明的崛起,民族偉大復興,文明必然復興。
明晰『兩個文明』協調發展的辯證關系
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輔相成、協調發展的事業。物質文明是社會發展的基礎和前提,為精神文明的發展提供物質條件和實踐經驗。精神文明是社會發展的靈魂,為物質文明的發展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兩個文明緊密聯系而又有各自的發展規律,它們互為條件、互為目的。
中國式現代化的目標是促進物的全面豐富和人的全面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只有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都搞好,國家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強,全國各族人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纔能順利向前推進。』『當高樓大廈在我國大地上遍地林立時,中華民族精神的大廈也應該巍然聳立』。今天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價值引領、文化滋養、精神支橕,更應高舉精神旗幟、傳承精神基因、強化精神紐帶,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提供中國方案、彰顯中國優勢、展現中國力量、詮釋中國價值。
展現『兩個文明』協調發展的龍江擔當
發展是硬道理,是解決一切問題的『總鑰匙』。答好中國式現代化的龍江答卷,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著力推進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著力在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中發揮龍江力量,事關國家發展大局。推進龍江發展需要加快建設『六個龍江』、加力推進『八個振興』計劃,著力推進『九個堅定不移』的重點任務,走出一條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優勢充分釋放的振興發展之路。
推進龍江發展需要堅持發展第一要務,加強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持續提昇和量的快速增長,形成質量引領、多點支橕、多業並舉、多元發展的產業發展新格局,釋放新動能、激發新活力、培育新業態,全力推動龍江加快發展、趕超發展、高質量發展。
詮注『兩個文明』協調發展的龍江優秀精神
一個沒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難以自立自強,一項沒有文化支橕的事業難以持續長久。答好中國式現代化的龍江答卷,必須強化精神文明建設,讓龍江精神激發出蓬勃力量,為龍江全面振興注入持久的精神力量。龍江優秀精神是龍江振興發展寶貴的精神財富,其蘊含的優秀精神品格承載著初心使命,凝結著特性品質,體現著價值追求,凝聚團結奮進的力量、頑強拼搏的力量,彰顯信仰的力量、忠誠的力量。
答好中國式現代化的龍江答卷要弘揚新時代龍江精神,賡續東北抗聯精神、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北大荒精神紅色血脈,形成具有龍江特色的文化符號、龍江風格的文化精品、龍江氣派的文化格局,以強大精神文化支橕,凝聚起推動振興發展的澎湃動力。
統籌物的全面豐富和人的全面發展、協調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偉大實踐,已經成為人類現代化歷史上獨具特色的篇章。這一偉大實踐必須更加堅定文化自信,把改善人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結合起來,把滿足需求與提高素質統一起來,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
(作者單位:黑龍江護理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