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7月2日訊 為配合省人大常委會聽取並審議省政府關於2022年度全省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的報告,今年5月,省人大城鄉建設環境保護委員會圍繞2022年全省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開展調研。
調研組聚焦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省委省政府關於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部署安排、省委巡視發現生態環境問題整改等重點任務,采取『四不兩直』方式,深入13個市(地)52個點位開展調研,推動政府及有關部門落實生態環境保護法定責任。通過調研,梳理明確國家和省相應的生態環境狀況評價指標,摸清全省生態環境保護重大任務完成情況,進一步提昇人大監督的科學性、精准性和實效性,為省人大常委會聽取審議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報告提供重要參考。
調研中了解到,2022年度全省生態環境狀況持續改善,國家下達的環境質量、主要污染物減排等約束性指標全部完成。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全省空氣優良天數比率95.9%;水環境質量持續向好,國控斷面優良水體比例81.3%,松花江乾流國控斷面水質全部達到Ⅲ類;土壤環境質量保持穩定,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100%;自然生態系統保持良好水平,聲環境質量穩步向好,環境安全形勢保持穩定。
2022年,省政府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各地各部門全力完成污染防治攻堅戰和中央環保督察整改等年度重點任務。『兩山』理念深入人心,高質量發展綠色本底更加濃厚。省人大常委會組織開展環保法執法檢查,制定並實施黑土地保護利用條例、關於加強環境資源審判工作的決定,生態環境法治保障持續加強。完善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大力培育數字經濟、生物經濟、冰雪經濟、創意設計產業等綠色低碳經濟發展新引擎,產業和能源結構進一步優化昇級。精准科學依法治污取得新進展,中央環保督察問題整改紮實推進,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碧水保衛戰、淨土保衛戰,加強固體廢物污染治理。生態保護修復力度持續加大,紮實推進小興安嶺-三江平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加快推進黑土區水土流失治理,生態安全屏障基礎不斷夯實。基礎保障支橕得到強化,監測體系更加完善、資金投入更加集聚、執法監管更加有力,生態環境治理效能不斷提昇。
今年,省人大組織開展的生態環境狀況公眾滿意度調查參與人數達到80172人,是歷年參與人數最多的一次,特別是全國、省、市、縣(區)、鄉(鎮)五級人大代表佔被訪者總數的51.05%,充分體現了公眾尤其是人大代表對我省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工作的高度關注,人民群眾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進一步提昇。
當前,我省生態環境保護任務依然艱巨,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仍然需要付出長期艱苦努力。調研組建議,要提高政治站位,扛牢生態環境保護政治責任;增強工作系統性,統籌精准抓推進抓落實;打牢環境保護根基,不斷提昇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大膽探索創新,豐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龍江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