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31日訊(記者 陳顯春)黑龍江教師發展學院駐村工作隊(以下簡稱工作隊)進駐青岡縣中和鎮三排六村8年以來,始終積極謀劃從黨建引領、產業興旺、行業優勢等方面發揮定點幫扶作用,全力推進鄉村振興。
黨建引領 打造基層戰斗堡壘
工作隊剛到三排六村駐村時,發現三排六村的村部殘破、老化、狹小,黨建活動場所年久失修,不堪使用。黨員管理松散,全年在家黨員僅有20人左右,黨建活動經常不開展,村『兩委』班子弱、黨員年齡偏大,多年沒有發展黨員,村黨組織沒有號召力,村民沒有凝聚力。

工作隊與村兩委一起摸爬滾打,面對問題與困難時同心協力,以改善工作隊和兩委工作環境為契機,積極爭取青岡縣委組織部和中和鎮黨委的支持與大力投入,將辦公地點搬至中和鎮政府旁邊,累計投入12萬元,打造了在全縣有影響力的村民辦事大廳、黨員學習會議室和辦公場所、村民活動室,讓村務工作進入到信息化時代,成為全鎮黨建的標杆。
此外,工作隊與村兩委還制定了每月聯席會議制度和民議事制度,規范村級管理。推行『四議兩公開』,讓一切工作在陽光下開展,認真貫徹落實『三會一課』制度和主題黨日活動,為當前農村發展找准方向、夯實基層堡壘、化解社會矛盾、激發黨員服務社會發展的先進意識,從而有效助推三排六村的長期發展。發展新黨員5人,補充支部新鮮血液,培養了5名模范黨員和致富帶頭人。
強村富民 大力發展鄉村產業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工作隊通過摸索,通過『黨建引領+特色產業+帶動農戶』的產業模式,通過自主經營、扶持農戶廣泛參與等多種形式,因地制宜的打造了一批特色產業。
積極對接鐵騎力士擴繁場產業項目,將產業資金支持龍頭企業發展養殖業,每年可穩定地向三排六村注入80餘萬元的產業分紅資金,村兩委與駐村工作隊為確保分紅資金發放的公平、公正,得到了廣大村民的認可和好評。
工作隊設置了2000多平方米的農機大庫,為農機合作社的發展奠定基礎保障。購置大馬力拖拉機、大型鏟車及秸稈粉碎還田機等大型農機具,為農民提供全方位的農機服務,促進了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提高了農機生產效率,減少了農機具重復購買和浪費,降低了農業生產成本。多年來累計為村集體節約租賃設備資金15萬元。

2020年投入50萬元資金,打造一個集科學化、規范化、生態化的獅白鵝育雛養殖示范基地。形成把培育好的鵝雛,提供給脫貧戶飼養和自營養殖模式,每年即可給脫貧戶提供必要的肉禽飼養,也可穩定地給村集體帶來2.5萬元的利潤,帶動脫貧戶25人,人均增收1000元。
不忘初心持續推動鄉村振興
曾經的三排六村,屯內路還是泥土路,當遇到雨、雪等惡劣天氣時,道路積水滿路泥濘,人車行走極為困難,百姓出行要看『老天爺』臉色,『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百姓苦不堪言。駐村工作隊看在眼裡,急有心裡,在原縣裡預計建設9.8公裡硬化路面的基礎上,工作隊向相關部門申請指標,最終硬化路面28.78公裡,『三通三有』已全部落實,讓路硬起來、水能排出去。積極謀劃,以打造示范村屯項目為切入點,建成了1400平方米文化廣場,安裝柵欄、路燈,路邊溝清淤、拓寬與加固、配置了垃圾箱等,組建了垃圾清掃專職人員隊伍,讓遍地垃圾成為歷史。村路兩側種植花草,村屯花香四溢,村容村貌得到極大改觀。
三排六村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為加快推進全面鄉村振興提供堅強組織保證。繼續深挖增效,擴大養鵝循環項目的輻射帶動作用,打造三排六村產業昇級的拳頭產品。下一步,做好科學和牛養殖項目的科學論證,包括選址、棚捨建設、糞污處理等,從『種養循環』的角度切入,積極對接糞污處理中心進行無害化處理,爭取種養循環項目落地,實現『村裡的牛糞肥沃村裡的地』,增加村集體收益,為鄉村振興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