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油田生態美景。

大慶油田碳中和生態園。

第二采油廠第五作業區員工正在巡檢。馬克 許書晨 於馨攝

大慶油田老虎山生態美景。
黑龍江日報8月17日訊 漫步芝櫻花海,穿越風車長廊,徜徉在馬鞍湖畔……8月15日是首個全國生態日,置身中國石油大慶油田全國生態日主題活動現場——大慶油田碳中和生態園,廣大市民群眾正從河風湖韻、綠脈交織中欣賞『綠水青山』的生態之美,切身感受大慶油田近年來的生態文明建設成果。
生態文明建設不是『選擇題』,而是『必答題』,是建設世界一流現代化百年油田的必然之舉,更是標杆旗幟的應有之義。步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大慶油田成為環境保護的倡導者、綠色低碳的推動者、生態文明的踐行者,全力推進綠色低碳轉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建設美麗油田,走出了一條綠色低碳、生態和諧的『大慶之路』。
從茫茫荒原到綠樹成蔭,從泥污水濁到河清湖晏,大慶油田的『綠水青山』,見證著60多年的滄桑巨變、改地換天。全國生態日當天,中國石油首批自主貢獻型生物多樣性保護地正式落戶大慶油田果午湖生態示范區和老虎山生態示范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正徐徐展開。在綠色發展的藍圖下,大慶油田追青逐綠、向美而行。
綠色之約:從『雙碳』走向『雙贏』
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是大慶油田推動轉型昇級、形成綠色低碳產業競爭優勢、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
能源行業是『碳達峰碳中和』的重點行業,做好碳排放『減法』,是大慶油田實現『雙碳』目標的先手棋。近年來,大慶油田把綠色發展擺在關鍵位置,明確了清潔替代、戰略接替、綠色轉型『三步走』的發展路徑,堅持把節能作為綠色發展的『第一能源』,用水量、用電量實現連年下降,取得了驕人的減排成效。
隨著立秋節氣的到來,大自然的腳步已邁進了愜意的金秋,被稱為天然『碳庫』的碳匯林內百鳥爭鳴。大慶油田碳中和生態園,集森林碳匯、節能減排、休閑觀光、度假娛樂於一體,擁有『碳中和+科普』『碳中和+實驗』『碳中和+旅游』等綜合功能,中國石油首個碳中和林就坐落於此。到2025年,總面積超過1萬畝的園區內,將全面實現『碳中和』,助力大慶油田從『雙碳』走向『雙贏』。
越來越多的井站新增了光伏板『帽檐』,『曬太陽』就能發電……近年來,大慶油田堅持『像抓油氣產量一樣抓新能源』,風、光、地熱、CCUS等業務的發展路徑、技術體系、管理模式不斷完善,喇嘛甸油田低碳示范區等重點項目正逐步落實落地,新能源業務發展全面提速,多能互補、綠色發展新格局正加速形成。
轉型之路充滿挑戰,但大慶石油人步伐堅定。期待這場『綠色之約』釋放出更為澎湃的『綠色動能』。
逐綠前行:傾心呵護大美油田
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存。
2019年,喇薩杏油田進入國家綠色礦山名錄;2021年,呼倫貝爾分公司5個礦權進入內蒙古自治區綠色礦山名錄,采油七廠和慶新油田公司3個礦權進入黑龍江省綠色礦山名錄;2023年1月,大慶油田榮獲『中國石油綠色企業』稱號……多年來,大慶油田堅持『生態優先』理念,持續探索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的新路。
穿行在果午湖生態示范區內,綠樹成蔭、碧波蕩漾、萬綠流翠,片片碧葉覆蓋水面,朵朵荷花驚艷綻放。不曾想到,曾經的荒涼破敗之地,如今處處欣欣向榮,眾多國家級保護野生植物、鳥類在這裡安家。
『播綠』從不是做表面文章,而是把『綠』根植到每名油田乾部員工的心田。幾代大慶石油人在井場邊、在站庫旁、在庭院裡,用心培植的一株株小苗,如今,已拔地參天。今天,大慶油田以義務植樹為主要抓手,堅持『廠區建設到哪裡,綠化就延伸到哪裡』的原則,累計建設綠地1.1億平方米,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高達50.92%,高於全國平均水平7個百分點,交出了高質量發展綠色答卷。
油不落地、氣不上天、水不外排……不負青山不負人,大慶石油人將綠色環保理念貫穿油田生產經營各個環節,積極打造綠色油田、清潔油田、節約油田、生態油田,傾心呵護來之不易的大美油田。
點綠成『金』:高質量發展『含綠量』更足
大慶油田萬物生長、綠意盎然,看似平凡的草木,卻蘊藏著豐富的『價值底蘊』。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近年來,大慶油田積極融入黑龍江省冰雪旅游發展布局,做足冰雪文章、做大冰雪經濟,連續舉辦兩屆大慶油田植物園『冰雪嘉年華』,真正讓『冷資源』變成『熱經濟』。
『今年5月27日,大慶油田碳中和生態園正式對外開放,已成為廣大市民參觀游玩的特色「打卡地」。』生態環境管護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他們還在園區創新舉辦了大慶油田首屆『漢服文化節』活動,讓綠色低碳與傳統文化、生態文旅碰撞出絢麗火花,以新文化的培育服務綠色經濟發展,讓『碳中和』成果惠澤員工群眾。
一草一木皆風景,處處舊貌換新顏。多年來,大慶油田不斷創新喬灌混交、針闊混交等模式增綠擴綠,實現了由分散、零星、易損耗到集中、連片、成規模的轉變。生態環境日趨向好,『美麗油田』煥發勃勃生機。此外,大慶油田還將充分挖掘鹽鹼地綜合利用潛力,加大鹽鹼地治理力度;結合產能建設實際,打造『土地復墾方案編制』『土地復墾設計、施工』『表土剝離』『土壤檢測』等一體化的產業鏈條,努力讓黑土地種下的『綠色之夢』變為現實。
綠色低碳發展非一朝一夕之力,功在當代、利在千秋。讓綠水青山『底色』更亮,金山銀山『成色』更足,以點綠成『金』之筆繪『綠』高質量發展畫卷,美麗油田『風光』無限、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