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一重集團鑄鍛鋼事業部煉鋼廠車間。
黑龍江日報9月7日訊 時間是忠誠的見證者。
從一條時間線上,可以清晰地看到東北振興的步伐。
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關於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若乾意見》,由此拉開了東北振興的序幕。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東北振興發展高度重視、親切關懷,先後六次到東北調研,兩次召開東北振興專題座談會,2016年、2018年,三年兩次親臨黑龍江考察,並多次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為新時代東北振興指明了前進方向,更為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擘畫了藍圖。
堅決扛起東北振興重大政治責任
東北振興是思想之變、思路之變。
黑龍江省把解放思想作為破解難題的『金鑰匙』,深入開展『解放思想振興發展』大討論,以深化改革重塑營商環境,以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和增強核心功能為重點,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培育壯大民營經濟,不斷推進體制機制創新。
近年來,省委省政府相繼出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東北地區深化改革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實施方案》等一系列針對性強的政策措施,為龍江振興明晰了頂層制度設計。密集出臺《黑龍江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中共黑龍江省委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關於加快煤炭資源型城市轉型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等一系列事關龍江高質量發展的規劃和政策,有力推動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取得新進展。
黑龍江省堅持把改進乾部作風作為振興發展的重要保證,連續六年召開營商環境作風整頓大會,堅決反對『忽悠』『擺平』『搞定』等不正之風,從嚴查處破壞營商環境行為,激勵乾部忠誠乾淨擔當,不斷提昇工作精氣神,樹立新風正氣。
2018年9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指出,新時代東北振興,是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也是在這一年,省委成立深入推進東北全面振興領導小組,多次召開全會專題研究部署新一輪東北振興戰略貫徹落實工作。
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關鍵在一個『全』字,是各地區、各領域、各行業全過程全覆蓋的振興,是全省廣大黨員乾部群眾人人擔當盡責的振興。
2022年,黑龍江省第十三次黨代會進一步提出了建設『六個龍江』、推進『八個振興』的戰略部署,構成了新時代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四梁八柱』。
『六個龍江』——質量龍江、創新龍江、開放龍江、綠色龍江、幸福龍江和勤廉龍江,『八個振興』——科教振興、農業振興、產業振興、區域振興、生態振興、文化振興、民生振興、人纔振興,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緊迫感力爭上游、趕超一流,推動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取得新突破。
打好轉方式調結構攻堅戰
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省考察時談到,要堅持『加減乘除』並用,全面落實『三去一降一補』重點任務,做好改造昇級『老字號』、深度開發『原字號』、培育壯大『新字號』三篇大文章。
黑龍江省堅持把轉方式、調結構作為振興發展的重中之重,高質量做好『三篇大文章』,全鏈條推進『五頭五尾』,『老字號』改造昇級煥發新活力,『原字號』深度開發實現新跨越,『新字號』培育壯大釋放新動能,產業結構加速優化。
中國一重華龍一號—福清5號核反應堆壓力容器投入商業運行,標志著我國在三代核電技術領域躋身世界前列;哈電集團自主研制成功白鶴灘水電站百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標志著我國大型水電工程建設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歷史性跨越……一批新時代的『國之重器』彰顯龍江力量。大慶油田作為全國陸上第一大油田,累計生產原油24.6億噸、佔全國陸上原油產量近40%,頁岩油勘探開發取得重大突破,大慶油田全力當好標杆旗幟、建設百年油田。
2022年,《黑龍江省產業振興行動計劃》出臺,旨在高質量構建起『4567』現代產業體系,打造100條以上重點產業鏈,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優勢產業集群,引領和推動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著力打造數字經濟、生物經濟、冰雪經濟、創意設計等產業發展新引擎,實現『換道超車』跨越發展;培育壯大航空航天、電子信息、新材料、高端裝備、農機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加快推進能源、化工、食品、醫藥、汽車、輕工等傳統優勢產業向中高端邁進,實現提質增效。著力推動服務業結構優化,加快推進信息服務、現代金融、現代物流、服務型制造等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價值鏈高端延伸,旅游康養、養老托育、文化娛樂等生活性服務業向高品質和多樣化轉變。
2022年,成功舉辦世界5G大會,華為、百度人工智能產業基地啟動建設,華大基因等一批技術引領型企業落地龍江,松花江兩岸創意設計產業走廊平臺加速發展,冰雪體育、文化、培訓、裝備、旅游、教育等產業不斷壯大,加速構建『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實踐地和『後冬奧』國際化冰雪經濟示范區……經濟發展新引擎正加速形成。
把振興的發展基點放在創新上
萬峰磅礡,必有主峰。轉方式調結構,構建現代產業新體系,最重要靠創新引領。
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嫦娥五號』月壤采樣機械臂、『祝融號』火星車移動系統、『蛟龍號』水下導航定位系統、『奮斗者』號推進器等項目中,都有黑龍江提供的『硬核』支橕。黑龍江振興發展過程中,創新這個『關鍵變量』成為發展的『最大增量』。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工作,省第十三次黨代會把創新龍江建設作為新一屆省委重大發展目標,把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作為省委九大發展戰略之首,提出實施科教振興計劃,強化創新鏈與產業鏈、服務鏈、資金鏈有效對接,努力把科教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力爭建成全國創新發展策源地和有影響力的科技和產業創新中心,實現從科技強到企業強、產業強、經濟強,發揮科技優勢支橕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為加快建設科技強國、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出龍江貢獻。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實施了三輪科技型企業三年行動計劃,聚焦量質齊昇,構建科技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創新型領軍企業梯次培育體系,落實高新技術企業培育保障資金、科技創新券等各項惠企政策,全省高新技術企業從2012年的554家,增加到目前的3605家。強化技術轉移體系建設,全省共有技術轉移機構61家,其中國家級11家;全省科技企業孵化器和眾創空間249家,其中國家級孵化器21家、國家大學科技園6家、國家備案眾創空間29家。
日前,《新時代龍江創新發展60條》出臺,包括7個方面60條高含金量政策措施。通過實施這些創新政策,將充分發揮基礎研究對科技創新的源頭供給和引領作用,鼓勵黑龍江省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科研人員潛心開展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努力取得更多重大原創性成果,提昇創新源頭供給能力。
心懷『國之大者』,使命義不容辭。新時代,新起點,黑龍江正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勁、『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拼勁,在『新賽道』拼出一條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優勢得以充分釋放的振興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