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搜 索
綏芬河:村裡國防教育路鋪就鄉風文明底色
2023-09-12 10:54: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馬瑤 黃彬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金秋時節的九月,正是瓜果飄香漸入佳境的收獲季節。九月也是每年的國防教育月,綏芬河市阜寧鎮永勝村紅花嶺屯國防教育路的牆體國防知識,吸引了村民和游客的注目,鄉村文明建設的底色自然彰顯。

  當人們走進綏芬河市阜寧鎮永勝村紅花嶺屯,總會看到一些村民和志願者正在村裡國防教育路觀看牆體上東北抗聯的英雄事跡,鄧稼先、錢偉長等老一輩科學家為國防事業奉獻的壯舉深深地影響著這裡的村民。近些年,隨著國防教育的宣傳和相關活動的開展,國防教育已經深入民心。

  紅花嶺屯建於1903年,與中東鐵路共同成長的經歷,讓它有著豐厚的歷史積淀。該村先後榮獲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省級文明村、省級龍江民居示范試點村。2022年,根據村莊歷史,結合東北抗聯歷史事跡的英雄壯舉,綏芬河市阜寧鎮政府利用黑龍江省軍區幫扶資金,在永勝村紅花嶺屯修建了600延長米的國防教育路,將紅花嶺入村主路牆體制成160米的國防教育知識景觀牆,並結合紅花嶺東北抗聯小鎮,打造了抗聯精神紅色景觀雕塑。自此,村裡有了一條國防教育街。

  一幅圖畫就是一個國防故事,一條道路就是一面旗幟。說起紅花嶺屯的歷史,離不開東北抗聯精神,弘揚東北抗聯精神,賡續紅色血脈,堅定不移跟黨走,一直是村裡的傳統。新中國成立初期,村裡來了一支八一七六五部隊九十一分隊,因為當時客觀條件限制,許多戰士得了胃病。村民們心疼不已,就用雞蛋炒寒山?為戰士養胃,拿出自己家都不捨得吃的雞蛋、肉,給這些子弟兵們包餃子、改善伙食,戰士們都把該村的老百姓家當成了自己家。1979年,八一六五四部隊九十二分隊駐紮紅花嶺,3名戰士不幸將生命永遠的留在了這片他們駐守的土地上,紅花嶺的村民們自發紮了一百多個小白花,大家胸配白花,含淚送走了三名英雄……擁軍優屬、強邊固防的觀念和傳統就在這個村一直延續下來。國防教育路的修建不僅改善交通條件,美化環境,方便人民生產生活,還加強了紅色文化教育,使當地村民及旅游者了解到東北抗聯歷史。村民曲春華說:『我每天都會經過這裡,看到這些圖畫和景觀雕塑,都忍不住停下來看看,我感覺這些內容振奮人心,對村裡的孩子也很有教育意義。』

  近年來,隨著紅花嶺屯旅游提檔昇級,吸引了全國各地的旅客。這條現代的鄉間公路,為這個小村子帶來了生機和發展。感受紅色文化,進行國防教育,紅花嶺村民的幸福生活隨著鄉間公路向未來延伸。(馬瑤 黃彬)

責任編輯:強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