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
黑龍江秋糧收獲進入衝刺階段
良田良種良技良機良制
協同發力
讓秋日龍江呈現了一派好『豐』景

在肇東市鑫伯利農機專業合作社的玉米地裡,收割機來回穿梭,一排排玉米被連稈帶起,收割、脫皮、拉運,一氣呵成。今年,合作社種植的玉米產量冒了尖兒。

肇東市鑫伯利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單玉恆介紹,畝產達到1026.78公斤,合作社種植了2200畝玉米,預計產量能達到440多萬斤。
畝產超噸糧
這讓合作社理事長單玉恆喜上眉梢
連連稱贊這是農業科技的助力

肇東市鑫伯利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單玉恆介紹,密植加精准調控技術,畝播種6030株,有效保苗量在5200到5300多株,較普通農戶多增加1500到1700株的有效保苗量,同時利用水肥一體化技術,獲得高產纔有了支橕。

科技上的『精准投入』
換來的是『增產豐收』
肇東市還通過精細整地
綠色統防統治
機械減損收獲等措施
提高玉米單產

肇東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馬明哲介紹,肇東作為全國玉米單產提昇示范縣之一,在大壟密植的基礎上,項目區配套建設了田間輸配水管網等設施,實現全生育期水肥精准調控,項目區建成後,預計畝增產至少200到300斤。

在北大荒集團綠色草原牧場
大型農機開始了聯合整地
今年,牧場創新作業方式
注重提昇秸稈還田率
北大荒集團綠色草原牧場有限公司農業發展部農機負責人許聰介紹,原先是順耙,出現玉米茬間隙,秸稈殘留量大,現在采用斜耙、對角耙,減輕作業遍數,通過角度變換,增加接觸面,達到更好的還田效果。

綠色草原牧場位於黑龍江省西部乾旱地區,年均降雨量不到300毫米,十年九旱。再加上這裡的土壤大多屬於沙土質,保水保肥能力差。農作物很難實現穩產。

為改變這一狀況,牧場采用滴灌種植技術,把作物生長所需的肥料和水分進行根系局部微灌,分區分單元精准給肥,實現了水資源利用率在90%以上,肥料利用率提高到50%以上,讓昔日的沙土地變成了今天的噸糧田。

北大荒集團綠色草原牧場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鵬介紹,大壟雙行無膜淺埋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推廣面積六萬四千畝,經過初步測產,平均畝產達到850公斤,最高產量達到1013.45公斤。

據農情調度顯示,截至10月24日,全省農作物收獲面積已佔應收面積近97%。(來源:龍視新聞聯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