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綏化
搜 索
綏化:金秋糧滿倉
2023-10-26 08:24:51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10月26日訊 綏化作為農業大市,深入落實全省『千萬噸糧食增產計劃』,糧食作物播種面積2851.6萬畝,其中大豆面積645萬畝。今年糧食豐收已成定局。綏化以佔全省1/8的耕地面積產出佔全省1/7的糧食,金秋收獲季已接近尾聲,隨處可見糧滿倉的喜人景象。

  測產 畝產提昇保糧豐

  『經過此次復測,肇東市東安村玉米單產提昇示范田平均畝產1026.78公斤,超過噸糧。』在肇東市,玉米單產提昇項目糧食產量再創新高。今年,肇東市五站鎮東安村的玉米單產提昇示范區通過采用『密植+精准調控』技術,實行110厘米大壟雙行種植,增加玉米種植密度,瞄准耕地精准耕整、導航單粒精准點播、病蟲害精准防控、全生育期精准水肥調控等一系列先進科學技術,全力保障了玉米提產增收,從而達到玉米種植噸糧化、集約化、規模化。

  肇東小米是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今年,肇東市2萬畝左右谷子已全部收獲完畢。好谷子打出好小米,隨著谷物的大豐收,肇東新小米陸續上市。

  連日來,安達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技術人員許彥平和同事們始終忙碌在田間地頭,開展玉米測產工作。在安達市羊草鎮承平村地塊,許彥平正在對『大豆玉米帶狀種植』地塊中的玉米進行測產,他嚴格按照測產操作流程和技術要求,對每個測產點玉米的株數、穗粒數、百粒種等生產指標進行隨機抽樣測定,經過綜合測算和分析對比,准確掌握玉米的產量情況,為進一步優化生產技術、搞好糧食生產奠定基礎。

  大豆種植地塊裡,豆莢泛著金黃,在明水縣永久鄉收割現場,一排排沈甸甸的豆莢轉瞬間脫殼剝出豆粒,收割、脫粒、裝卸,從豆莢進入收割機,到豆粒裝進農用車,一站式完成大豆收獲。明水鎮勤儉村種植戶宮春波高興地說:『我今年種的大豆品種是「東生22」,不僅蛋白含量高,產量也高,真是個豐收年,一年沒白忙活!』

  整地 黑色越冬搶先機

  『秋翻地能夠搶出積溫,這樣春播時播種期能提前一周左右,今年合作社一邊收獲一邊整地,土地實現黑色越冬。』在綏化市北林區寶山鎮,立軍現代農機合作社理事長馬立軍正在田間駕駛大機械收玉米。『8臺機械一起作業,收獲完的地進行深翻,一氣呵成。』馬立軍說。

  日前,綏棱縣克音河鄉向榮農機合作社有8341畝旱田正在進行深松整地,社員王玉龍分享著增產的經驗,他告訴記者,春翻和秋翻對於產量影響很大,秋翻地更有助於糧食增產。

  『深翻達到35厘米以上,這個深度可以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狀,同時提昇土壤有機質的含量。』綏棱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土壤肥料測試中心主任孫德發介紹。

  今年,綏棱縣采用智能深松監測平臺和人工實地監測相結合的方式,水田推廣秸稈切割拋撒、旋耕整地,旱田推廣深松旋耕整地的模式,確保秋整地質量。

  歸倉 收儲進度條拉滿

  日前,隨著秋收接近尾聲,綏化市糧食局發出《致廣大農民朋友的一封信》,提醒農民朋友,隨著氣候逐漸轉冷,降雪期到來,做好糧食收獲後的保管工作,進一步提高糧食品質,減少糧食損失,向廣大農民普及玉米、稻谷、大豆等糧食的科學儲存方法。

  『我家今年種了6?多地,市裡農技專家們經常過來指導,幫我調試收割機,告訴我怎麼收割、儲存。』有了農機專家們的指導幫助,羊草鎮承平村種植戶曹玉田對豐收信心滿滿。

  安達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王德剛說,安達市推進秋糧收獲各項准備工作,按照提前制定的秋糧收獲工作預案,做好收獲期田間管理,切實做好農機作業保障,並深入農戶家中開展秋糧收獲指導服務。

  安達市在加快秋收進度、確保顆粒歸倉的基礎上,繼續強化大豆、白菜、大蒜等作物的田間管理。逐區域、逐品種、逐環節作出安排部署,通過線上、線下不間斷的農情服務和指導,科學安排收獲進度,以備秋收科技措施為服務切口,讓種植戶提高農業生產管理水平,為種植戶增產增收保駕護航。截至目前,全市大豆、白菜、大蒜等作物已陸續展開收獲。

  『今年我采取蒜菜復套種模式種植10畝地,市裡和鎮裡的農技專家多次到我家指導,畝效益能達到3000元左右,比種植玉米利潤更高!』種植戶姜翠翠家的大蒜,個大飽滿,色澤白正,在哈爾濱、大慶等周邊城市銷售火爆。

  綏化市實施良種、良法、良技、良機、良田『五良』配套結合,不斷增加糧食產量,增加農民收入。眼下正全力抓好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確保高質量抓好秋整地工作。(來源:黑龍江日報)

責任編輯:王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