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搜 索
數字鄉村典型案例⑦|黑龍江聯通公司:助力同江市打造國家數字種植業創新應用基地(水稻)新模式
2023-10-26 16:22:27 來源:黑龍江省委省政府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農業農村科技創新

  一、背景介紹

  佳木斯市同江市位於三江平原腹地、黑龍江與松花江匯合處南岸,年平均降水量709.3毫米,年平均氣溫4.5度,是中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同江作為黑龍江省產糧大縣,積極響應《『十四五』數字農業建設規劃》部署要求,建設同江市國家數字種植業創新應用基地建設項目(水稻),建成數字農業應用創新體系,實現全流程數字農業建設。

  二、具體做法

  同江市依靠現代信息化技術打造新型農業生產管理模式,實現耕整地、播種、施肥、施藥、收獲等過程精准作業,推動同江市數字農業高質量發展。具體包括:

  一是建設部署於雲端的農業數據資源基礎平臺。利用物聯網技術,動態監測田間作物的?情、苗情、病蟲情及災情,結合系統預警模型,對作物實時遠程監測與診斷,實現作物生長動態監測和人工遠程管理。應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將匯集的農業農村大數據進行統一管理,結合農業產業場景和農業生產經驗為農業生產、經營、管理、服務等方面提供智能化方案。

  二是構建天空地人一體化綜合監測系統。推廣遙感監測技術在水稻苗情、蟲情、?情、災情、長勢、輪作休耕、產量監測等方面的應用,建設田間綜合監測點、地面物聯網病蟲害監測系統,實現生長環境和作物本體的實時數據采集,建立水稻葉齡管理數字化模型,開發水稻生產『農業智慧大腦』,構建水稻數字化高效栽培技術體系,實現水稻生產管理的精准指導與決策。

  三是建設農機/無人智能化作業管理系統。實現農機無人自動駕駛與高精度自動作業,農機遠程運維,作業過程記錄與自動測量,耕整地、播種、施肥、施藥、收獲等過程精准化管理。

  四是建設智慧農場管理平臺。圍繞水稻生產管理的關鍵環節,基於『智慧大腦』決策,建設智慧農場管理平臺,構建可視化的全流程水稻生產指揮數字化體系,實現農業生產全鏈條的數字化改造和全要素效率提昇。

  三、取得成效

  通過項目建設,對水稻長勢、營養情況、農機作業進度進行實時智能監測,從而制訂科學的農藝措施,使水稻產量增加10%,畝增產100斤,按照水稻均價1.45元/斤計算,每畝增收145元。有效降低農業投入品的使用量,每畝減少生產成本約150元(其中勞動力120元,投入品30元)。

責任編輯:宋蔚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