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農業
一、背景介紹
大慶市龍鳳區著力發展質量農業和品牌農業,開發建設了『數字農業提質增效平臺』,用信息化整合外部農業資源,以農產品區塊鏈全過程質量追溯為基礎,實現產銷精准對接,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二、具體做法
一是技術應用方面。平臺建設充分利用區塊鏈、北斗技術、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對生產各環節進行全程管控。
二是質量安全追溯方面。利用區塊鏈技術,加載時間戳、地理戳等功能,對農產品的生產過程進行不可篡改地記錄,提供真實可信的音視頻、第三方檢測報告等佐證材料,在檢測合格的產品包裝上噴繪溯源二維碼,下游客戶或消費者均可通過掃碼獲知產品生產全過程,實現可靠溯源。
三是運營模式方面。打造技術托管、營銷托管、運營托管一體化的運營模式,融合公益理念,對接政企采購。通過全面托管完善品牌大戰略,推動供需商戶、供應鏈企業和全國客戶的入駐、交易,逐步實現B2B的供應鏈產業的廣泛聯合,並服務於B2C銷售和倉配。
四是服務農業生產經營主體方面。根據農事管理要求,運用遙感監測、無人機巡航,綜合氣象、種植情況數據,通過智能分析模塊,為農業長勢及產量、農業災害提供及時、准確農事作業報告及預警服務。開發惠農服務APP,通過整合金融、生資、保險、農機、加工、銷售等環節資源,讓農戶在『去中間化』中受益增收。
五是政府監管方面。為各級政府及主管部門提供一張圖數據庫、遙感監測、大數據智能決策服務,為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農業『三減』監管、農村『三資』管理、病蟲測報、農情調度等業務管理工作提供高效的信息化服務。利用生物感知技術,實現對大田環境監測、農作物長勢可視化管理。
六是產業賦能方面。平臺主要實現供需對接,與大型商超、電商合作開闢新銷路,與農產品加工企業對接優質原材料供應,並提供物流倉儲、農產品加工對接服務,將優質農產品直銷至農批市場、商超等銷售機構,實現優質優價。同時,引導種植者發展特色農產品,加快引領新業態形成,培育產業發展生態聯盟,實現產業規模和參與主體快速壯大。
三、取得成效
以大慶市龍鳳區張玉牛奶香瓜為例,2022年初,龍鳳區張玉種植合作社使用農產品全流程質量追溯系統,追溯香瓜種植面積39畝,畝產約3500斤。應用系統後,消費者通過掃碼能夠了解到產品的生產地點、種植環境、傳統有機種植方式、牛奶蜂蜜灌溉香瓜等信息,增加了產品的信譽度,售價從15元/斤上漲到20元/斤,畝均利潤提昇約1.6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