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重器』生產車間裡,機器轟鳴中透出老企業煥發的新活力;充滿生機的黑土地上,一產接『二』連『三』激發新動能;產業園區內,專精特新、高新技術企業競相湧現……如今,黑龍江高質量發展的『馬達』動力十足。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作為老工業基地和農業大省,黑龍江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堅持以結構調整促進產業昇級、推進動能轉換,以產業振興帶動實體經濟振興、推動全面振興,奮力走出老工業基地創新發展新路子。
如今,黑龍江正努力寫好寫實改造昇級『老字號』、深度開發『原字號』、培育壯大『新字號』三篇大文章,一首無中生有、有中生優的『老與新的變奏曲』在黑土地上奏響。
『老字號』智能化轉型走新路
『老』樹發『新』枝。黑龍江用新理念、新機制、新技術讓老企業煥發新活力,促進裝備制造、能源、食品等傳統產業向中高端邁進。
當電站主機設備在工作,另一個數字模擬設備同步運行,兩者參數出現偏差時,模擬設備會預警,發現實體設備可能存在的問題。當前,這個名為『電站設備數字孿生課題』的重要科研項目在哈爾濱電氣集團有限公司全面開展,將為客戶提供智能制造、遠程運維、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系統服務。哈爾濱電氣集團有限公司創新與數字化部總經理車東光說,『十四五』期間,哈電將投資10億元建設『數字哈電』。
在百威哈爾濱啤酒有限公司中央控制室,數米高的大屏幕顯示著啤酒生產、能耗、包裝等全過程運行參數,實時跟蹤設備狀態,進行數據分析和遠程操作,啤酒釀造幾乎都由自動化生產線完成。『付出的體力勞動越來越少,腦力勞動越來越多了。』公司總經理張靈斌說,公司正加快打造『黑燈工廠』。
近年來,黑龍江發揮中國一重、哈電、哈飛等企業對國家戰略力量、戰略安全的重要支橕作用,堅持擴量調結構、創新促昇級,提昇制造業核心競爭力。持續加大技術改造力度,通過設備換新、生產換線、機器換人等方式,推動制造業提檔昇級。今年上半年,黑龍江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增勢良好,同比增長達27.0%。
『老字號』賦能增效既離不開新技術加持,更需要新理念、新機制支橕。
『原來每月賺兩三千元,現在六七千元。』早上8點,距上班時間還有半小時,哈爾濱變壓器有限責任公司裝配車間排鐵組長柴東旭已經換好工裝,走上崗位。
國有企業勞動、人事、分配三項制度改革,能夠調動廣大乾部職工乾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是國有企業能夠持續釋放創新活力的關鍵。這項改革讓這家一度陷入經營困境的老國企『逆襲』,成為目前國內變壓器行業的重點骨乾企業,也讓員工的精氣神發生變化。公司裝配車間主任蘆峰說,原來一些急活、重活很難派出去。現在大家主動『要活』,偶爾有人請假,也會加班加點補回來。
用市場倒逼生產,是老工業基地企業『逆生長』的必由之路。黑龍江一眾『老字號』企業加快從傳統生產制造向智能制造轉型,全面推進市場化改革的道路越走越寬,體制機制不斷理順,進一步築牢全省工業經濟的『四梁八柱』。
『原字號』開啟精深加工之路
『沒有一粒玉米可以完整地離開綏化。』在黑龍江省綏化市,這並不是一句玩笑話。
在位於綏化的黑龍江新和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物發酵產業園二期,生物技術被廣泛應用到玉米深加工領域。綏化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辦公室主任於凱寧說,產業園年加工玉米能力超過200萬噸,輔?Q10等保健食品的產出有效拉長了產業鏈條。
綏化地處『黃金玉米帶』,玉米年產量穩定在1000萬噸左右。從玉米到酒精、淀粉、葡萄糖、氨基酸、維生素等產品,當地走出一條把玉米『吃乾榨淨』的原材料精深加工之路。
產業鏈短、附加值低,曾是羈絆黑龍江『原字號』企業發展的攔路石。依托資源富集優勢,黑龍江推動產業鏈條向下游延伸,抓實『油頭化尾、煤頭電尾、煤頭化尾、糧頭食尾、農頭工尾』,深度開發『原字號』,把優勢潛力釋放出來、把內生動力激發出來。
近年來,黑龍江出臺了《黑龍江省支持農產品精深加工業高質量發展政策措施》《黑龍江省加快推進農產品加工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等文件,推動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目前全省規上農產品加工企業發展到1929家,加工能力超過1億噸,農產品加工業已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產業。
煤城轉型怎麼轉?『不能簡單去「煤」化,要堅持推動傳統產業轉型昇級,延伸壯大產業鏈條。』鶴崗市委書記李洪國開門見山回答記者的問題。
在煤城鶴崗,通過穩煤頭、強化尾,構建起煤轉電、煤制肥、煤制焦、煤制氣、煤基多聯產等5條主要產業鏈。中海石油華鶴煤化有限公司是東北重要的尿素生產基地,年產60萬噸大顆粒尿素。公司黨委副書記萬輝說,不做好資源深加工,就難以把資源優勢轉變成經濟優勢。
在油城大慶,市委市政府成立『油頭化尾』產業工作領導小組和26個單位成員組成的推進工作專班,推動『油頭化尾』產業規模不斷壯大。目前,大慶擁有規模以上石化生產企業78家,其中百億元以上企業2家、超億元企業28家。
在林城伊春,林區人在停伐後積極拓展林下資源空間,松子、黑木耳等產業由小作坊生產向工廠化、集約化、現代化跨越。
培育新興產業壯大『新字號』
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黑龍江根據資源稟賦謀定發展目標,主動服務和融入構建新發展格局,大力發展數字經濟、生物經濟、冰雪經濟和創意設計等新興產業,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動能轉換、增長方式轉變。
黑龍江把數字經濟作為全省發展的『一號工程』,出臺了《黑龍江省『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等多項政策,積極布局數字經濟新賽道。
去年以來,黑龍江舉辦了全國工商聯主席高端峰會、2022世界5G大會等多項重要活動,與華為、百度、京東、騰訊、中興等一批數字經濟頭部企業開展戰略合作,簽約總額超過6000億元,新動能加速集聚。
在6月舉行的第三十二屆哈爾濱國際經濟貿易洽談會上,哈爾濱愛威爾科技有限公司展位前人頭攢動,參會者戴著VR眼鏡,沈浸式體驗工廠生產全過程。公司副總經理馬宏寧介紹,愛威爾專注於虛擬現實、增強現實和元宇宙技術研發,近4年公司業績累計增長幅度超過700%,已為國內350多家企事業單位提供虛擬現實產品和服務。
黑龍江科技教育資源富集,哈爾濱工業大學等78所高等院校、226個科研院所為培育壯大『新字號』提供了資源優勢。年初,哈爾濱工業大學聯合有關部門、重點企業,成立『數字經濟產業聯盟』,將為『數字龍江』建設提供產學研用全方位解決方案。
老工業基地的價值在『老』,出路在『新』。近年來,黑龍江通過優化政策、融資、人纔、信息服務等供給,聚焦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領域,加快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推動新興產業從『盆景』向『風景』蛻變。
大慶思特傳媒科技有限公司『90後』工程師李慶欣,正在電腦前專注於『動感跑酷』互動類游戲的調試。這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從事互動多媒體產品創意設計、人機智能交互等前沿技術研發,公司產品已出口60多個國家和地區。
目前,黑龍江共培育專精特新企業864家,這些行業佼佼者成為黑龍江邁向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全省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從2015年693家增至2022年3605家,2022年黑龍江積極培育高新技術企業的典型經驗做法獲國務院第九次大督查通報表揚。
善謀者行遠,實乾者乃成。廣袤的黑土地上,一批『老字號』『原字號』不斷迸發新活力,『新字號』快速成長,一幅攻堅結構短板,奮力開創高質量發展可持續振興新局面的多彩畫卷正徐徐鋪展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