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搜 索
龍江玉米 興於糧,不止於糧
2023-11-19 08:14:2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宋晨曦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11月19日訊 作為全國玉米生產第一大省,2022年8955.3萬畝種植面積,4038.4萬噸的產量,奠定了玉米在我省農業現代化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龍江玉米興,絕不止於糧,還有何妙用?在首屆中國(黑龍江)國際綠色食品和全國大豆產業博覽會上,玉米以百變之姿證明了它是全球范圍內用途最廣泛的糧食作物——集食品原料、畜禽飼料和工業原料於一體。用實力證明了我省玉米類產品的需求增長快、產業鏈條長、增值潛力大。

  據省糧儲局統計,2022年底,全省入統玉米加工企業、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生產企業年加工消耗原料超過740億斤,佔全省玉米產量的93%,已成為我省糧食加工消耗第一大行業。

  從需求端入手

  尋找延鏈突破口

  『吃飽了纔有力氣減肥』,這是哈爾濱健康農牧業有限公司在博覽會上推廣他們的主打產品——小園玉米龍須面的一句廣告詞。正是這句廣告詞,吸引了很多為了減肥而飽受節食之苦的年輕人在展臺前駐足諮詢。

  『不是所有的玉米都能減肥控糖,我們的小園玉米經過非膨化、非冷凍、非再合成,無添加的物理全熟的專利技術深加工後,充分發揮玉米中谷胱甘?、纖維素、玉米黃素等營養素優勢,打造低脂低糖高纖維高蛋白的產品,目前明星產品有玉米須面條、控糖養生龍須粥等。』哈爾濱健康農牧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孫立娟說。

  孫立娟深知:『滿足年輕人追求方便、健康的需求,纔可能搶佔市場。』多年來,孫立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玉米深加工領域探索,和她的研發團隊主營玉米深加工控糖健康食品研發生產銷售,及藥食同源方便食品,預制菜,玉米嬰幼兒輔食研發以及大健康領域產品。

  從挖掘優勢入手

  尋找高端加工產業著力點

  本屆博覽會上,龍江的鮮食玉米讓人大飽口福,但玉米深加工企業生產的氨基酸、有機酸、醫藥中間體、多元醇、?制劑等各類玉米生物技術產品則讓人『腦洞大開』。

  近年來,綏化市始終堅持以『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為總抓手,揚長玉米資源優勢,聚焦生物經濟新賽道,做大做強精深加工,推動玉米生物發酵產業快速高質量發展。全市年玉米加工能力超千萬噸,產值超300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綏化市繪制了黑龍江省第一張玉米產業鏈招商圖譜,編制了《綏化玉米生物經濟供應鏈家譜》和《綏化優勢產業高質量投資機會清單》,著力在延鏈補鏈強鏈上下功夫。

  他們通過『延鏈』蓄勢。象嶼生化產業園依托糖渣等下腳料引進了青島柏尊飼料項目;他們通過『補鏈』夯基。依托淀粉原料優勢,引進了京糧集團投資15億元L乳酸項目,填補了玉米淀粉——有機酸的產業空白;引進青岡龍鳳投資7.5億元赤蘚糖醇項目,填補玉米淀粉——多元醇產業空白;通過『強鏈』賦能。推動新和成先後投資了15億元和4億元分別建設了新和成三期和A4項目,擴大了玉米淀粉——維生素系列和玉米淀粉——氨基酸產業鏈條。目前,我省玉米深加工產能超過500億斤,全省加工轉化消耗玉米約有60%用於深加工。

  從服務保障入手

  提昇玉米產業鏈『韌性』

  玉米收儲制度改革以來,我省玉米加工業布局不斷優化、加工能力增長迅猛,產業鏈條不斷延長。黑龍江以產業理念為引領,不斷加大服務保障力度,制定產業發展規劃、解決發展難題、開展精准招商等一系列推動玉米產業做大做強的舉措,推陳出新,很大程度提昇玉米產業鏈條的『韌性』,提高產業抗御風險能力。

  產業鏈如何增強韌性?服務要貫穿始終。綏化市率先實行『鏈長制』,不斷加大服務保障力度。堅持把為企業做好服務放在第一位。『種得好是企業生產加工的源泉,而產品賣得好又推動種得更好。』這是本次參加博覽會的玉米深加工企業普遍共識。

  而推動『種得好』的基礎在於服務農村農民,近年來,為了適應玉米精深加工業對原料的需求,我省農業部門多管齊下,優化調整玉米種植結構,精准施策,推廣專用型玉米,收效顯著。

  農民認可,不推自廣。『我們響應政府號召,與企業簽訂單種植高淀粉、高蛋白、高油的加工專用型玉米,企業為我們提供生產資料,政府為我們貸款保駕護航,農戶只負責種好玉米就行,秋收後企業按高於市場的價格回收,銷路不愁,玉米成農民增收的「金棒子」。』呼蘭區農民張志成說。

責任編輯:李澄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