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2月7日訊 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牡丹江市愛民區堅持以學促乾,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圍繞『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發展目標,研究政策、謀劃舉措、部署工作、指導推動,全力推進『旅游+農業+特色養殖』精品農業發展路線,把主題教育成果轉化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實際成效。
『我們的草莓采摘園區在擁有26棟日光溫室的基礎上,近幾年在牡丹江市愛民區三道關鎮政府1110萬元資金扶持下,又新建22棟「6H智能溫室」,增加了草莓品種,實現了草莓全智能無土栽培、全年連續生產。現在單棟溫室產量突破一萬斤,畝產值突破20萬元。』在康順嘉草莓采摘基地,負責人齊榮榮介紹。
『這個項目可帶動村集體增收43萬元,解決村民就業50多人。』一旁的三道關鎮鎮長譚洪利介紹,這個項目不僅填補牡丹江市冬季旅游采摘空白,還能帶動周邊村民農產品銷售。
愛民區充分整合轄區現有土地,積極發展特色種植業,先後引進康順嘉草莓采摘基地、『南果北移』豐收大地黃桃種植基地等一批龍頭企業,通過政府引導、科技賦能、企業自主經營的方式,協助康順嘉草莓采摘基地引入國際先進的溫室設備、滴灌設備、灌溉設備以及頂級生長劑等設備和技術。
不遠處的豐收大地百果園,采用的是『南果北移』技術。整個項目總佔地23萬平方米,計劃總投資1570萬元,建設高標准溫室大棚兩棟,改造冷棚82棟,采用休閑觀光、旅游采摘、菜園認領、餐飲、垂釣等多元化現代農業經營方式,產出錦繡黃桃、水蜜桃、紅菇娘、西瓜、香瓜及多種綠色蔬菜,深受消費者喜愛,走出一條『南果北移』及生態經濟農業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在宏盛鴕鳥養殖基地,負責人張雨紅看著滿園的游客和鴕鳥,開心地說:『得益於愛民區良好的區位優勢和營商環境,來這裡投資是我最正確的選擇。』
張雨紅此前一直在河北省石家莊市從事鴕鳥養殖工作,愛民區良好的人纔引進政策,吸引她帶著成熟的鴕鳥養殖技術回鄉創業。
現在,整個鴕鳥養殖基地佔地兩萬平方米,現存欄鴕鳥200餘只,利用鴕鳥全身都是寶的優勢,不斷開展研學、觀賞、餐飲等業務,已成為牡丹江市旅游打卡地。
以主題教育為契機,愛民區進一步整合政府部門政策優勢、資源優勢,著力破解相關企業急難愁盼問題,推動黨建工作與企業業務相互融合、相互促進,助力特色養殖高質量發展。
哈哈牧場堅持發展循環農業,在不斷提高養殖規模的情況下,投資600萬元引入韓國糞污處理設備,積極發展有機肥產業。黑寶藥業黑熊養殖基地現有黑熊近3500頭,已形成『農業+旅游+醫藥生產』的全產業鏈條。
區鎮投入鄉村振興資金共計415萬元建設楓丹龍貓養殖基地項目,新建貓捨一棟、辦公樓一棟,帶動村集體增收30.9萬元。現存有優質種貓5000只,年養殖可出售龍貓4000只~6000只左右。
三道關鎮山清水秀,森林覆蓋率達到86%,木耳、松子、榛蘑等山產品富集,年種植食用菌500萬袋。愛民區為破解食用菌種植規模小而散的局面,全力引入黑豐菌業有限公司建設食用菌種植基地,企業從菌種培育、食用菌種植到產品銷售實現了全產業鏈運營。同時三道關鎮配套建設了廢棄菌袋回收中心,有效解決了廢棄菌袋綜合利用問題。
『我們基地每年可生產二級菌200萬袋、三級菌900萬袋,產品已遠銷全省各地及吉林遼寧等地區。』項目負責人介紹,企業累計投資1000萬元,修復利用原有棚室278棟,新建養菌室20棟,已成為我省較具規模的食用菌生產企業。
鄉村振興,關鍵是產業要振興。通過紮實推進主題教育重點工作,愛民區堅持產業綠色化、產業特色化,堅持小而精、精而強的發展路線,為三道關鎮農業農村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