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哈爾濱尚志市西南的龍王廟村,今年遭受較為嚴重的洪澇災害。9月7日,正在黑龍江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受災較重的尚志市老街基鄉龍王廟村,察看災情、慰問受災群眾,囑托要在入冬前把房子蓋好,讓群眾溫暖過冬,最大限度減少農業因災損失,齊心協力建設美好家園。
現在龍王廟村百姓的生產生活如何?
入冬後的日子過得怎麼樣?
《蹲點日記》跟隨記者一起走進龍王廟村

早上6點,月亮還掛在屋檐兒,趙志山老兩口已經開始了一天的忙碌。趙志山家的新房建在村西頭,雖然室外溫度零下二十多度,但屋內溫暖如春。

趙志山在龍王廟村長大,8月份的洪水把他住了半輩子的老屋衝毀,也打亂了他安穩的生活。受災後,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村裡看望慰問受災群眾。
當時,趙志山的房屋正在重建,總書記叮囑當地負責同志和施工人員要保證受災群眾入冬前能入住。趙志山的新房16天完工,20天入住,和老屋比起來,新房是三七的牆、鋼房梁,還有愛心企業幫忙免費安裝的室內廁所。
尚志市龍王廟村農民趙志山說:『今天早上這屋裡沒有二十度也得有十八九度,睡覺那屋就得超過二十度。』

離開趙志山家,我們來到了村委會。這些藍色文件盒裝的是所有受災房屋的檔案,得到6萬元補貼的有8戶,5000元的是40戶,28000元的6戶,2800元的114戶。村黨支部書記郭洪友告訴我,所有補貼都已發放完畢,受災群眾全都住進了暖屋子。

有了房,就有了家。在農民楊春貴家裡,新修建的房子裝上了地暖,三層玻璃的窗戶密封性更好。貓冬季節,炒兩個小菜,在寬敞的大炕上和父親喝點小酒。
尚志市龍王廟村農民楊春貴說:『總書記說我這個炕挺大的,然後總書記開玩笑說,農閑時可以擺個炕桌喝點小酒,來年我們好好生產、好好種地,都不是問題。』

對農戶來說,房子是家,種莊稼是營生。可一場洪水,不僅毀了她的家,也讓營生遭了災。受災農戶今年的收成怎麼樣?隔天,我們來到了村裡的種糧大戶李單家。
尚志市龍王廟村農民李單說:『我這稻子確實比別人好,要不能放到現在嗎?我就感覺價格不相當,再放幾天。』

讓李單家的水稻減產卻有望增收的原因在於有農技人員及時伸出援手。她家今年種了300畝水稻,一半是營養價值更高的黑稻,保守估計能賺20萬元。
尚志市龍王廟村農民李單說:『這幾年條件也好了嘛,也不太著急賣糧了,價格相當了我們就出手,現在我們有選擇性了,權力在我們手裡。』

與李單不同,農民車麗新通過參加培訓,學會了做水果酵素,噴灑後的水稻能多賣出一半的價錢。她和丈夫又及時抓住微信、抖音等互聯網營銷渠道,把家產好大米賣到了全國。今年,能賣出10萬斤,收入超過40萬元!
尚志市龍王廟村農民車麗新說:『確實比普通米口感要好,軟還有點甜味。來年我打算多做水果酵素,成本沒有多少錢,大伙都可以用水果酵素噴灑。』

尚志市龍王廟村第一書記劉力嘉說:『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注冊受理通知書剛剛下來。這個標志國家知識產權局受理了,開始走流程了。』
晚上九點,村委會依然燈火通明。產業振興、土地流轉、合作社發展壯大、村容環境提昇,每項工作都需要再細化、再破題。大家獻計獻策,共同勾畫龍王廟村的新圖景。
尚志市龍王廟村黨支部書記主任郭洪友說:『這幾件事就定了,明天就得實施,就得乾!大伙是不是沒有什麼意見?』『沒有!』

早上7:00,初昇的太陽喚醒了小村,新的一天開始,龍王廟村的故事正在繼續……
【蹲點手記】
風雨過去數月,家園已換新顏。再次來到龍王廟村,我看到的是滿眼『新』。總書記一項項重要部署,一句句悉心叮囑,飽含著『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深情,在這裡生動地實踐著。困難壓不垮,風雨中開花。村民都在尋找自己生產生活的新支點,到處昇騰著奮斗的氣息。一個產業興、環境好、民風美、百姓富的美麗新鄉村正煥發著勃勃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