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中,黑龍江努力開闢新賽道、構築新優勢。時下,一批數字經濟和生物經濟領域的重點項目吹響復工復產『集結號』,以『開局即決戰、起步即衝刺』的奮進姿態,全力跑出建設『加速度』。
這兩天,位於哈爾濱新區的工大衛星研發試驗總部基地項目正式復工。施工方加班加點作業,搶抓各項工序的施工進度。預計今年9月,項目將正式竣工投用。

哈爾濱工大衛星技術有限公司項目經理張立鑫:『現在通過組織穿插,把潔淨車間施工提前。政府從規劃到施工監督,開具開工許可等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就辦完了,給我們節約了一個月的時間。』
去年6月,我國首顆平板式新體制通信試驗衛星『龍江三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昇空。其中,哈爾濱工大衛星技術有限公司承擔了『龍江三號』試驗衛星的平臺研制工作。工大衛星研發試驗總部基地項目建成後,將進一步提昇衛星研制效率。

哈爾濱工大衛星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王然說:『我們在這裡會投入一個KM5型號的真空熱環境模擬裝置,以及35噸的力學振動系統,所有這些大型試驗系統,將促進我們完成各類衛星的全流程試驗能力。』
為開創龍江高質量發展新局面,全省多地加快布局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哈爾濱新區招引了多個數字經濟和生物經濟領域的優質項目。落戶深哈產業園的哈爾濱北科細胞產業基地CDMO實驗室,目前正在進行生產線的開發和設備的安裝調試工作。未來,實驗室將以『哈爾濱綜合細胞庫+區域細胞制備中心』為平臺,為東北區域細胞與基因治療藥物產業的發展提供有力技術支橕。

哈爾濱北科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行政經理洪志斌:『哈爾濱北科落戶新區以後,享受到了三年免租的政策。另外在今年我們打算引進剛畢業的大學生,為哈爾濱北科更好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進入三月,盡管春寒料峭,但項目建設日漸昇溫。在七臺河,省級重點項目七臺河煤矸石綜合利用項目建設施工現場,施工人員鉚足乾勁趕進度。為讓企業心無旁騖搞建設,當地政府派出的服務專班積極協調資金建設了燃氣站;組織相關部門完善電力配套設施。按照目前的施工進度,工期將比原計劃縮短半年。這個項目達產後,可實現年產值5億元,安排就業300人。

黑龍江百春固廢資源化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徐春峰表示,項目建成後,每年可無害化處理煤矸石100萬噸,減少煤矸石佔地150畝,提高煤矸石的利用量和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