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庭
作為審判體系的『神經末梢』
位於化解矛盾糾紛
服務群眾的最前沿
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
人民法庭成為
提供司法服務
參與基層治理的重要『支點』
將矛盾糾紛化於未發、止於未訟
哈爾濱市南崗區法院哈西法庭
聚焦醫療醫患矛盾糾紛突出問題
推動一站式矛盾糾紛化解體系建設
努力打造新時代
『醫』法治理新『楓』景
盯緊醫療糾紛『風險點』前移關口陣地『破難題』
哈西法庭設立全省首個『醫療糾紛法官工作室』。落實省法院『四化四解四到位』部署,根據轄區醫療資源豐富、大型綜合性醫院較多、醫患矛盾日益突出的實際,設立全省首個『醫療糾紛法官工作室』,組建專業醫療糾紛審判團隊,2023年以來,集中審理轄區內醫療服務合同糾紛、醫療損害責任糾紛案件42件。
構建風險聯防聯控網絡體系。以數字化平臺為依托,實現與醫療行政部門、醫療機構的信息共享、數據對接、聯防聯控和協同治理。深入運用司法大數據對醫療糾紛的規律特點、群眾訴求、解紛方式等進行分析研判,實現風險預警,從更深層次助推醫療糾紛『少訟無訟』。
推進『醫療糾紛專家庫』建設。與南崗區衛生健康局和轄區重點醫院、醫學院校密切聯動,吸納高校教授、醫療專家、鑒定機構專業人員等各類人纔24人組成專家庫,為審判中涉及的醫療專業知識提供參考意見。截至目前,通過諮詢專家庫專家意見,成功化解3件疑難醫療矛盾糾紛。
找准醫患權益『落腳點』
優化資源配置『強優勢』
設置『醫療糾紛巡回法庭』。在轄區四所重點三甲醫院掛牌設置『醫療糾紛巡回法庭』,組建諮詢、調解、訴訟『一診通辦』的醫療糾紛專業團隊,根據醫患需求,進行現場調解或開庭。對醫院自行調處的醫療糾紛,及時派員現場指導確定,將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醫療糾紛巡回法庭成立以來,通過電話、微信接待當事人諮詢500餘次,應用微信、雲審線上平臺化解訴前矛盾糾紛4件,現場調解醫療糾紛12件。
建立『訴鑒對接綠色通道』。制定《鑒定材料聽證會告知書》《鑒定機構陳述會告知函》《鑒定意見通知書》,規范訴前鑒定流程。針對醫療糾紛鑒定慢、鑒定難問題,建立定點速鑒機構制度;目前,已與北京、上海、重慶地區的4家權威鑒定機構建立綠色通道,有效縮短了醫療糾紛審理周期。工作室成立以來,醫療糾紛案件平均鑒定周期同比縮短97天;通過訴前鑒定機制,成功調解案件10件。

錨定醫患矛盾『突破點』
激發司法活力『補弱項』
加強醫療特色普法宣傳。緊緊依托『醫療糾紛法官工作室』開展普法宣傳活動進鄉村、進社區、進網格,將司法觸角延伸至社會治理最末端。2023年,開展『送法進醫院』活動6次。走訪轄區醫療美容診所7次,及時提供專業司法建議,促進小型醫療機構病歷建檔規范化管理,有效提昇了市場經營主體風險防范意識。向群眾發放普法宣傳手冊300餘人次,引導群眾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源頭減少矛盾糾紛數量。
建立自動履行保障機制。堅持『案結事了』理念,針對訴前調解結案及審結案件,醫療糾紛法官團隊優化『售後服務』,做好判後答疑工作,實現電話回訪全覆蓋,及時兌現當事人調解成果;截至目前,自動履行率達100%,實現『零強制執行』。
多措並舉深化訴源治理。抓實『法官+村(社區)』基層治理模式,落實『一村(社區)一法官』工作機制,打通了司法服務與人民群眾間的『最後一公裡』;2023年,共有10名法官進駐10個村(社區),解決群眾涉法問題20件。『法庭+社區』聯動調,設立全市首個『護老維權工作站』,為老年人提供法律服務60餘人次,推動涉老糾紛源頭預防化解;探索建立『法院+公證』矛盾化解體系,與哈爾濱公證處合作成立『訴訟與公證對接工作室』,實現公證與司法輔助事務全流程協同,2023年,成功對接80餘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