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農業大省黑龍江,隨著氣溫轉暖,各地紛紛加快春耕備耕步伐。高效農業生產離不開先進農業裝備的支持,大馬力農機檢修、新型農機具引入、智慧農業裝備調試,黑土地上的人們開始了新一輪的忙碌。
一排排大馬力拖拉機整齊停放,一名名莊稼漢手拿工具圍在旁邊,金屬碰撞鏗鏘作響。在黑龍江省望奎縣東郊鎮廂蘭五村農機合作社,農機檢修工作正如火如荼進行。『這些「大家伙」可都是我們的寶貝,高產穩產就靠它們了,得好好「伺候」。』合作社成員周春生邊拿扳子擰緊螺絲邊說,村裡2021年開始用大型農機進行整地,使玉米單產大幅提高,『我家玉米平均畝產比使用大型農機整地前增加約300斤。』
『我們村農機合作社組織了7名農機手,分類分批次檢修所有農機具。』廂蘭五村黨總支副書記邵濤說,預計還有兩周左右就能完成所有農機具檢修。望奎縣農機綜合服務中心農機化指導股股長田祿財說,目前望奎縣應檢修農機具1.75萬臺套,大部分已檢修完畢,只待春耕。
在北大荒集團建設農場有限公司,一批新引進的農機具被披上大紅花,公司農業發展部副部長蘇靖剛正組織人力對這批農機具進行調試。蘇靖剛說:『「壟上三行,中間降密」是近年流行的種植方式,這批農機具裡的電控氣力式播種機正適合這種種植方式。』

在北大荒集團建設農場有限公司,新引進的農機具被戴上大紅花(3月2日攝)。新華社發
『每播種三行,中間一行的種植密度要低於左右兩行,以往播種需要不時將中間一行種子艙裡騰空。』蘇靖剛介紹,現在可以直接設置好種植密度,省時省力。蘇靖剛說,原有非電控氣力式播種機每小時可作業10至12公裡,這種電控氣力式播種機可達到每小時15公裡,效率大大提高。
智慧農業裝備滲透到農事活動的各個環節中。這幾天,在北大荒農業股份有限公司二九?分公司,種植戶徐建國不時來到工廠化育秧基地,看技術人員對基地裡20多個傳感器和中央全景攝像頭進行聯網調試。『過幾天這裡就開始催芽育苗了,我得看看這些智能設備咋樣了。』

北大荒農業股份有限公司二九?分公司正在清雪扣棚為催芽育苗做准備(2月15日攝)。新華社發
『去年我插的秧就是這裡育的,產量創了新高,每畝比前年多打了五六十斤。』徐建國說,早年催芽育苗全憑經驗,現在在這裡育苗,有專人看護,想了解啥就看手機上顯示的數據指標,甚至卷簾通風、控水調酸都能遠程控制。『這一套設備掌握育苗比人精准,要不咋能高產呢。』徐建國說。
二九?分公司農業生產部總經理李廣茂介紹,過幾天分公司還將引入『智慧秧苗巡檢機器人』,一臺巡檢機器人可以對十餘個大棚進行自動化巡檢,動態采集棚內秧苗長勢和病害情況,『人工成本和育苗階段用水都能節省至少20%,更加精准高效。』李廣茂說,『目前,育秧基地裡智慧設備檢修工作已基本完成,預計在4月初就可以開始育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