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3月25日訊 『早上7點多,我們就來到車間給種子包衣了,包完衣的種子直接裝到浸種箱,在這催芽比自己在家催芽好,芽齊芽壯,還省時省力。』隨著春分節氣的到來,水稻生產進入浸種催芽階段,在慶安縣國家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內,農戶們駕駛農用車將自家的水稻種子運送到這裡進行包衣、稱重、裝箱,工作人員嚴格按照工作流程,對農戶的種子進行抽樣檢驗,做好封存和記錄。
『我們基地3月11日啟動了水稻種子包衣工作,預計近日基本完成包衣工作,同時按照農戶需求開展浸種催芽工作,31日左右首批芽種出箱。』基地技術負責人寇紅專介紹,今年農戶包衣的種子大多選用了本土培育的慶源系列、龍慶稻系列等優質水稻品種,長出來的水稻秧根粗、苗壯、抗倒伏,畝產能達到1200斤左右。
作為國家級制種大縣,慶安縣2023年水稻種子繁育面積13.5萬畝,自主培育品種56個,水稻種子產量6000萬公斤左右。今年,慶安縣重點推廣種植自主培育的優質高產品種16個,僅在當地種植面積將達到80萬畝左右,實現了農業『芯片』本土化,從源頭上保證水稻的品質,保障了糧食安全,也為慶安大米品牌建設奠定了基礎。
作為優質稻米主產區,慶安縣在今年的備春耕生產中堅持早謀劃、早部署、早推進,適時啟動清雪扣棚、農機檢修、農資下擺、浸種催芽等生產環節。目前,該縣備春耕生產已經全面啟動,預計到4月份水稻生產進入播種、苗床管理階段,5月初進行插秧工作。
相關新聞
圖片新聞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