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3月28日訊 3月的小興安嶺,春寒料峭。在位於伊春市金林區的峰岩山隧道右洞內,工人正在操作機器進行開挖作業。這裡是鶴哈高速全線的關鍵性節點工程。
鶴崗至哈爾濱國家高速公路鶴崗至苔青段峰岩山隧道工程建設項目,是我省在建項目中最長的公路隧道,右幅隧道長度為4402米,左幅隧道長度為4394米,隧道單洞總長度為8796米,建成後,將完善黑龍江省高速公路骨架網,促進我省北部地區城市間交流合作,帶動沿線城市社會經濟與產業轉型發展,對龍江振興具有重要意義。
『從2022年項目動工開始,建設者們就超前謀劃,增加人員、設備等投入,根據冬季施工情況,動態調整施工計劃,改進施工方法和工藝,確保項目如期交付。』龍建路橋股份有限公司峰岩山隧道項目生產副經理陳強說,峰岩山隧道地處小興安嶺腹地,常年氣候寒冷,低溫及冬季施工較長,項目需經歷3年冬期施工。
項目建設者們根據項目冬期連續施工特點,對拌合站料場大棚及鋼結構加工廠采用全封閉型鋼結構,在大棚內設置蒸汽鍋爐,以保證室內溫度不低於10℃,滿足冬期施工混凝土質量要求,通過完整的冬期施工總結一套全過程冬期運營保溫工藝,推行地方冬期標准化施工。
隧道施工最重要的就是安全。陳強說,峰岩山隧道中存在兩處斷層破碎帶,長度共461米,為了保證施工安全進行,項目部在軟弱破碎圍岩隧道施工前,采用超探測手段,了解前方的地質、地下水情況,對圍岩穩定性進行分析判斷,選擇排水與堵水的措施,確定處理和開挖方案,采取超前注漿加固、超前小導管、超前大管棚等輔助工程措施,提昇斷層破碎帶施工質量。
在峰岩山隧道的智能化展廳內,通過電子大屏幕,可以實時看到隧道內的施工畫面。陳強說,該智慧平臺采用空、天、地一體化數據,集人、機、料、法、環五大要素,利用模擬和3D可視化,真正做到『智慧工地一張圖』,實現智能化工地管理。他們在大屏幕上能夠實時看到施工人員的定位,當施工現場出現突發情況時,指揮區可以在第一時間發現並做出應急指揮與處置工作,極大地降低了施工風險,從而確保施工生產安全。
『接下來,我們將全力以赴搶抓工期,在安全施工的前提下,保障項目於明年實現掌子面貫通。』陳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