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落實最高法院、省法院『楓橋式人民法庭』創建工作要求,持續深化『四化四解四到位』訴源治理新格局,哈爾濱市松北區法院自貿區法庭立足自身職能特點,將審判職能主動融入社會治理,通過矛盾糾紛源頭預防、前端化解,全力打造訴源治理『自貿區模式』。
聯動解紛新『楓』景 形成基層治理新格局
自貿區哈爾濱片區所轄區域包括松北、萬寶鎮等多個鄉鎮及松北城區部分范圍,為貫徹落實省市法院關於『四所一庭一中心』以及『一社區(村)一法官』工作要求與部署,自貿區法庭與所轄松祥街道建立了訴源治理對接機制,2024年第一季度,松祥街道綜治中心組織各單位召開聯席會議,對群眾反應集中的糾紛問題研究分析,提出切實有效的化解方案,全庭法官通過線上方式解答法律諮詢、提供法律服務20餘次。
目前,松北區正在開展推進『四所一庭一中心』、訴源治理、大調解格局深度融合示范街鎮工作,選取了包括松祥街道在內的四個街道作為試點,自貿區法庭選派一名法官與街道專門對接,積極參與復雜、疑難案件的聯動調解。
能動履職新『楓』景 創新多元解紛新舉措
為全面落實中央關於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建成向北開放重要窗口的要求,服務保障『一帶一路』、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哈爾濱片區等重大任務的實施,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形成涉自貿區、涉外、涉一帶一路民商事糾紛便利、高效的多元解決體系,深化訴源治理減量工程,推進訴源治理資源聚合、力量融合、功能整合,形成外部多元解紛和內部高效協同『兩個合力』,以『高效解紛止爭』為目標,松北區法院、哈爾濱市民商事調解中心(以下簡稱調解中心)、哈爾濱仲裁委員會(以下簡稱仲裁委)簽訂《關於建立涉自貿區民商事糾紛訴調仲執一體化機制的若乾意見》。『涉自貿區民商事糾紛訴調仲執一體化工作室』在自貿區法庭正式掛牌設立。機制建立後,自貿區法庭向調解中心、仲裁委共計分流涉自貿區民商事案件100餘件。調解成功的案件中,最短用時僅8天,涉案標的高達300餘萬元。
哈爾濱市松北區法院與調解中心、仲裁委精誠合作,以『涉自貿區民商事糾紛訴調仲執一體化機制』為平臺,根據案件特點,遵循『能調則調、適仲則仲、當訴則訴』的原則,構建訴訟、調解、仲裁有機銜接轉換的模式,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訴訟前、融合在訴訟中,實現矛盾糾紛『一站式接收、一攬子調處、全鏈條解決』。
主動融入新『楓』景 拓寬延伸司法服務職能
4月11日,自貿區法庭在深圳(哈爾濱)產業園區、哈爾濱松北(深圳龍崗)科技創新產業園、哈爾濱利民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服務有限公司、哈爾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科技創新城創新創業廣場分別舉行『自貿區法庭駐園區「訴源治理」工作站』掛牌儀式。同時,區法院與各園區有關負責同志進行了交流座談,大家紛紛表示,『無訟』不是零糾紛,而是將非訴訟糾紛化解機制挺在前面,從源頭上減少糾紛成訟,促進矛盾糾紛實質化解,真正實現案結事了。
自貿區法庭將以『自貿區法庭駐園區「訴源治理」工作站』為平臺,向園區發放《企業法律風險防范指南》及知識產權風險防范一封信,每個園區配置一名法官作為聯絡員,專門負責為園區企業提供普法宣傳、靠前指導、訴前調解等一站式解紛服務,對涉企商事糾紛、知識產權糾紛、涉外商事糾紛及企業破產等方面及時予以指導、協調,幫助園區企業防范潛在的法律風險,讓矛盾糾紛不出園區,助力營商環境高質量發展,為企業發展護航。
走訪問需新『楓』景 助力企業健康發展
為進一步服務保障企業發展,助力優化營商環境,自貿區法庭常態化走訪轄區重點企業,面對面傾聽企業司法需求、征求企業意見建議,幫助企業防范化解經營風險,全力護航企業健康發展。
重點企業相關負責同志表示對法庭注重聯絡服務企業,主動上門問需表示感謝,同時對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存在的困惑和問題向法官進行諮詢,最後法官也對企業提出合法合規經營的意見和建議。
自貿區法庭將繼續堅持
立足提昇審判質效
找准司法服務企業支點
立志當好企業發展的
服務員、聯絡員、消防員和宣傳員
努力打造獨具自貿區特色的
『叫得響、推得開』的司法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