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5月28日訊 樺南縣堅持把解放思想作為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總開關,著力強化市場意識,突破慣性思維、打破機制壁壘,以加強特色產業布局為引領,努力破除『大資源小產業』發展困境,以培育農業新產業、新業態為支橕,成功打造紫蘇產業『樺南品牌』,擦亮『中國紫蘇之鄉』金字招牌。目前,全縣發展紫蘇產業化龍頭企業7家、專業合作社5個、家庭農場4個,成為全國最大的紫蘇產品供貨地。
以系統思維引領戰略規劃,夯實發展基礎。突出問題導向、目標導向,以系統謀劃突破發展瓶頸,著力解決紫蘇產業政策支橕不足、發展基礎薄弱、關鍵硬件缺失等短板,構建紫蘇產業發展新格局。頂層設計明方向。采取『一個專班、一個方案、一套機制+多部門聯動、多企業合作』推進模式,優化縣紫蘇產業發展工作專班。縣級主要領導掛帥,與農業農村部規劃設計院合作編制《樺南縣紫蘇產業發展規劃(2023—2027年)》,構建『一核兩區多點』總體布局,明確規模化、園區化、設施化、數字化、品牌化、綠色化『六化』發展路徑,實施二十億級紫蘇產業量級提昇工程,加快推動紫蘇產業高質量發展。政策扶持強保障。著眼推動紫蘇藥食兩用、精深加工,制定印發《樺南縣林下經濟產業發展與建設扶持辦法》《樺南縣紫蘇產業發展對策研究》《樺南縣中藥材產業發展扶持政策》《中藥材基地建設示范縣工作實施方案》《中藥材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等政策文件,累計投入扶持資金7000萬元,為推動紫蘇規模化、產業化、品牌化發展提供了有力政策支橕。搭臺引智攻難點。聚焦紫蘇新品種的選育和新產品的開發,成立樺南紫蘇協會,攜手江南大學國家技術轉移中心、北京中醫藥大學等科研院校,建設紫蘇品種對比試驗基地,制定《紫蘇籽油壓榨團體國家標准》,為標准化生產提供科學依據,紫蘇種植技術在全省示范推廣。成功創建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國家級紫蘇產業強鎮,榮獲『國家林下經濟示范縣』『中國紫蘇小鎮』『全省中藥材基地建設示范縣』『全省道地藥材紫蘇生產基地』等多項榮譽。
以創新思維推動延鏈昇級,培育發展動能。針對以往產業鏈不長、集群度不高、三產融合不夠緊密等問題,全力打好『強鏈補鏈延鏈』組合拳。推動規模化種植。組建紫蘇專家特派員隊伍,深入田間地頭,開展『菜單式』培訓,對種植戶進行『一對一』技術指導,建設500畝標准化種植示范園1個、1000畝種植基地7個,發展種植規模10萬畝,穩居全國第一,年產紫蘇籽8000噸以上、佔全國同品類總量三分之一,帶動紫蘇種植戶1300戶,實現戶均增收5萬元。開展標准化生產。高標准建設紫蘇產業園,全面推廣紫蘇生產技術標准化,15家紫蘇生產加工企業聯合發展系列產品生產線50條,加工轉化率達50%以上。深耕市場服務,緊扣市場需求,全面加強紫蘇食品、藥品、保健品研發生產,形成了集產品研發、精深加工、銷售、進出口於一體的全產業鏈條,開發紫蘇雞蛋、紫蘇月餅、紫蘇蜂蜜、紫蘇化妝品、紫蘇籽油等包含美容、保健、食品、調味品等十大系列120餘款產品,年產累計達4300餘噸,產值達7億元。實現融合化發展。大力培育農旅融合發展新業態,推出『紫蘇之鄉』特色主題項目。依托紫蘇種植示范園,建設紫蘇康養園和觀光打卡區、休閑娛樂區、研學體驗區等八大功能區,集紫蘇種植試驗、先進技術推廣、旅游觀光於一體,發展紫蘇采摘體驗、藥浴康養、特色餐飲等活動,全力打造紫蘇文旅融合打卡地,年接待游客超過20萬人次。
以市場思維打造品牌,形成競爭優勢。著力解決品牌意識不強、市場認可度低、產業低端低效等問題,把品質提昇、品牌培育、宣傳推廣作為提昇市場美譽度的重要抓手,成功申報登記農產品地理標志,厚植產業發展競爭力。注重產品提質。大力發展優質、有機、綠色等特色產品,獲批紫蘇綠色有機產品標識2個,順利通過中國有機認證、歐盟有機認證、美國有機認證等4個世界權威有機食品、國家食品安全管理體系、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等10餘項專業認證,『樺南紫蘇』獲評國家地理標志、入選黑龍江省首批『土特產』名錄。培育品牌增效。與省農科院經濟作物研究所合作,培育『樺南紫蘇一號』品種。指導農盛園食品、久仙草中草藥2家紫蘇加工企業4種紫蘇產品申請獲得『黑土優品』品牌授權,龍頭品牌『紫津坊』系列產品進駐國家地標農產品體驗館。多維宣傳揚名。樺南縣堅持展會搭臺、媒體助力、產業唱戲、長遠發展。組織縣域紫蘇企業積極參加中俄博覽會、中俄文化大集、綠博會、藥博會等各級各類展銷會,新華社、央廣網等20餘家主流媒體平臺持續為『樺南紫蘇』宣傳造勢、推介賦能。『紫津坊』『半山翁』等紫蘇品牌影響力持續放大,產品遠銷日、韓、俄等國家。2022年以來,線下訂單產品銷售額近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