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恢復道路後的群力大道。

恢復道路後的哈藥路。
黑龍江日報6月14日訊 地鐵建設過程中,地上施工圍擋佔用部分路面的情況在所難免。隨著哈爾濱地鐵3號線西北半環建設進入收官衝刺階段,如何快速『還路於民』『還綠於民』,最大限度消除施工對市民生活的影響,改善城市面貌、提昇城市形象和品位,成為廣受關注的話題。連日來,記者走訪哈爾濱地鐵3號線上海街站、河松街站、丁香公園站等多個施工現場,探尋地鐵建設背後的故事。
提前45天恢復4條主路交通
近日,記者在友誼路報業大廈門前路段看到,伴隨哈爾濱地鐵3號線上海街站圍擋和警戒線的拆除,平整的柏油馬路和嶄新的交通警示線映入眼簾,友誼路主乾線全面恢復通車,現場車流順暢。
『這些看似細微變化的背後,哈爾濱地鐵集團做了大量的工作。為確保上海街工地及時回填和早日「還路於民」,施工單位從去年冬天開始就在外部租用場地儲存了2萬立方米土方。今年2月,這些土方被提前運至工地,3月份開始回填路面,5月份進行路面澆築和瀝青鋪裝。』哈爾濱地鐵集團建設分公司副經理陳培軍告訴記者,道路恢復期間,集團成立專項小組,統籌安排參建單位編制施工計劃,24小時盯控,加速推進道路恢復。
隨後,記者來到丁香公園站附近的群力大道,該路段地鐵圍擋拆除後,目前,主路交通已恢復。
陳培軍介紹,本著完工一處恢復一處、第一時間『還路於民』的原則,地鐵集團在搶抓工程建設的同時,根據工程進度,適時啟動拆除圍擋工作,今年已還建道路1.5萬餘平方米,其中,恢復車行道7000餘平方米、人行道8000餘平方米。今年已經恢復的群力大道、康安路、哈藥路及友誼路4條主路交通,比原計劃提前45天。
出站見景提昇百姓『微幸福』
『還路於民』的同時,還要『還綠於民』。出地鐵站即入景,轉角遇見綠、抬頭可見藍,這樣的情景已經成為現實。
近日,記者來到地鐵人民廣場站附近的友誼公園,平整的步道、錯落有致的灌木,綠意融融,隨著哈爾濱地鐵3號線施工圍擋陸續拆除,哈市對拆除區域相繼實施了環境綜合提昇改造,通過補種綠植、景觀小品等方式,讓乘客出站就能賞景。
『我每天上下班都會經過這個站點,去年這周邊還都是施工圍擋,現在圍擋拆除後,這裡經過提昇改造變成了小公園。走出地鐵站滿眼都是綠色,心情也格外好。』市民劉女士笑著說。
『地鐵施工圍擋拆除後,我們在人民廣場地鐵站周邊和友誼公園的園林綠化恢復上下足了功夫。結合友誼路提檔昇級和友誼公園特色景觀,地鐵集團與相關部門重新規劃了友誼公園的園林綠化、道路鋪裝、景觀小品等,對公園進行了全面提檔昇級。』陳培軍表示,經過改造,恢復綠化面積2200餘平方米,並種植紫葉李、紫丁香、榆樹梅、水曲柳、樟子松等植被,對道路進行了大理石鋪裝。
在丁香公園地鐵站,隨著地鐵施工圍擋拆除後,哈爾濱地鐵在該區域新補植了綠樹,現場一派綠意盎然的景象。
『在丁香公園和河山街地鐵站的園林綠化工程恢復上,地鐵集團充分結合丁香公園園林綠化及群力大道、康安路景觀帶的實際特點,積極與各級政府、園林部門以及產權單位深入溝通,充分征求意見和建議,共同研究制定了「綠色景觀帶實施方案」。』陳培軍說,目前,丁香公園站和河山街站兩大片區的園林綠化已全部完成,共種植紫丁香、山杏、榆葉梅、海棠、樟子松、水曲柳等植被1000餘株。其中,丁香公園站道路中央恢復了綠色景觀帶,總面積7950餘平方米,道路兩側種植了240棵行道樹;河山街站恢復綠化帶總面積達到3150平方米,為市民打造了一個色彩斑斕、生機勃勃的生態環境。
14次導改最大限度保障道路暢通
在地鐵3號線二期工程西北半環建設過程中,道裡區友誼路沿線兆麟公園站、友誼宮站、人民廣場站、上海街站四座車站的進展尤為引人注意。這一地段作為哈市重要交通通道,連接著群力新區、機場路、江北等重要區域,每天有數萬臺車輛在這裡通過。
哈爾濱地鐵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為了保障地鐵施工順利進行,同時減輕友誼路地段的交通壓力,哈爾濱地鐵集團配合市交管局、市交通局、市住建局、市城管局等部門,反復研究施工方案。地鐵集團組織多家施工單位,在地鐵車站施工進場前,提前打通了安順街、愛園路、河江街、河梁街、愛湖路5條道路,同時對上海街-愛建路、上海街-安隆街、河潤街-達道街等10處交通道口進行了渠化改造。這些措施極大提昇了友誼路地段的通行能力,有效緩解了擁堵問題。
上海街地鐵站作為地鐵3號線西北半環的重要站點,其主體圍護結構長達470米,是西北半環主體施工中圍擋最長的車站。
『在上海街地鐵站的主體及附屬結構施工中,地鐵建設者精心策劃並實施了多達14次的交通導改。在交通導改過程中,通過采取「倒邊作業」的方式,在上海街站將施工圍擋縮小到極限。』陳培軍告訴記者。
記者走訪中了解到,哈爾濱地鐵3號線西北半環工程是3號線環線最後的『一塊拼圖』,今年年底,西北半環全線通車後,哈爾濱將形成『十字+環線』地鐵網絡,屆時將對促進區域間經濟發展、拉動就業、緩解交通壓力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