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省委《奮斗》雜志刊發19篇稿件
全方位報道新時代新征程中
全省法院始終牢記『國之大者』
不斷回應社會關切的司法實踐
今日,持續關注
『奮斗吧!』專欄之六
黑龍江法院
創新抓好訴源治理

創新抓好訴源治理 ——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立案一庭黑河市中級人民法院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國情決定了我們不能成為「訴訟大國」』『法治建設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加強訴源治理,是處理新形勢下人民內部矛盾的有效方式,也是人民法院踐行能動履職、參與社會治理的題中之義和應盡之責。近年來,黑河市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黑河中院)緊緊圍繞省法院『四化四解四到位』工作部署,充分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注重加強源頭預防、前端化解和關口把控,切實從源頭上減少案件增量。
融入基層治理,打造前沿解紛『主陣地』
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人民群眾利益關系更加復雜多樣。人民法院作為國家審判機關,只有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推動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導和疏導端用力,打通矛盾糾紛化解的『多車道』『快車道』,纔能真正從源頭上減少訴訟增量。對此,黑河中院緊緊依靠黨委領導,以人民法院調解平臺、移動微法院等為依托,主動與轄區綜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基層群眾自治組織對接,組建專業團隊指導參與調解,完善工單歸集交辦機制,實現城鄉社區網格化平臺全面融合,努力打造『多位一體』矛盾糾紛化解網絡。圍繞構建『四化四解四到位』訴源治理新格局,在黑河市各級法院定位建設訴源治理指揮中心,統籌推進機制建設、數據匯總、指揮調度、調紛止爭等工作。全面推行『老法官+人民調解員』的訴前調解工作室模式,將其作為下沈調處糾紛和訴源治理減量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最大限度發揮老法官業務過硬、經驗豐富、信任度高等優勢作用,大力提昇糾紛訴前化解成功率。全市各級法院建立老法官工作室6個,北安法院『退休老法官雲姐調解室』、嫩江法院『「驛法解紛」訴前調解室』等訴前調解平臺影響力持續擴大,訴前調解工作室已成為黑河市各級法院多元化解矛盾糾紛的中堅力量,年均調處案件量佔全市各級法院訴前調解案件總數的90%以上。
聯動解紛資源,壯大多元解紛『朋友圈』
訴源治理是一項系統性、全局性工作,絕非法院『一家之事』,以法院『一家之力』也難以完成,而是要在黨委的堅強領導下,有效發揮黨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核心優勢,在法治軌道上統籌各方面力量和資源,形成工作合力,推動建立黨委領導、政府主導、多方參與、司法推動、法治保障的訴源治理大格局。對此,黑河中院以《黑河市網格化服務管理條例》頒布為契機,積極融入黑河市網格化基層治理體系,主動對接轄區綜治中心,加強網絡鏈接和通信聯通,打通與政法單位、社會治理主體以及金融、通信等社會信息資源集聚部門的數據融合渠道,在全市構建起一套黨委政法委領導、司法行政機關負責、相關職能部門聯動的『1+4+N』矛盾糾紛源頭化解工作體系。充分發揮智能化綜治平臺作用,與全市司法所、勞動仲裁委、工商、住建、基層群眾自治組織等部門和組織建立線上糾紛調解對接機制,全面推廣遠程視頻調解、在線司法確認、網絡電子送達。各級法院在全市各行業聘請特邀調解組織172家、特邀調解員424名加入人民法院調解平臺,有效增強多元解紛協同性和聯動效應。與行政單位、行業服務機構等建立類案『專審+聯調』機制,提前參與、指導調解工作,促進司法裁判與行政執法、社會管理等治理手段形成合力。近四年來,黑河中院、愛輝區法院聯合知識產權局通過示范性訴訟、類案聯調方式化解知識產權糾紛29件,佔該類案件收案總量的20%。
抓住重點領域,架起訴源治理『瞄准鏡』
抓好訴源治理工作,決不能大而化之、浮於表面,要切實抓住重點領域、重點行業、重大項目等矛盾糾紛集中領域,通過加強重點領域訴源治理,以點帶面、以面帶片,推動訴源治理成效持續向好。對此,黑河中院充分運用司法大數據,深度分析近年來全市各級法院審理的案件類型特點、地域分布和產生原因,並提出相關社會治理建議,形成的《司法大數據看黑河——黑河市社會層面涉訴矛盾糾紛分析報告》獲黑河市委領導批示並轉發各縣(市、區)學習借鑒,對推動構建全市社會矛盾糾紛源頭化解體系和運行機制起到了關鍵作用。針對中俄邊境免簽政策實施後貿易往來日趨頻繁的特點,提前研判邊境互通過程中易產生的法律風險,加強與自貿區黑河片區管委會的溝通合作,就信息共享、糾紛預警、信用修復等問題達成一致並推出相應舉措,在自貿片區政務服務中心設立『自貿區訴源治理e站』,深化『訴調仲』一體化糾紛解決機制,前端化解、實質化解跨境商事糾紛。以企業需求為導向,邀請企業代表座談交流,深入開展『走訪百家企業、服務振興發展』活動,各級法院派出法官隊伍走訪全市重點企業370家,持續擴大精准司法服務輻射力。聚焦訴訟高發行業領域,調查梳理其中存在的共性問題或制度短板,就外賣騎手交通安全、物業服務等近年來易發糾紛的焦點問題,向有關部門發出司法建議67份,有力推動了『抓前端、治未病』,強化糾紛事前預防。
延伸司法觸角,夯實人民法庭『橋頭堡』
人民法庭作為人民法院的派出機構,處於司法為民最前沿、化解矛盾第一線,是推進訴源治理工作不可或缺的優勢力量。對此,黑河中院充分發揮人民法庭『三個面向』優勢和『三個服務』職能作用,深度融入『四所一庭一中心』社會矛盾糾紛化解體系,積極做好『訴前文章』,打通治理『神經末梢』。健全人民法庭工作績效考核評估體系,制定出臺人民法庭建設工作指引30條措施,從方向指引、組織指引、管理指引等七個方面推進『楓橋式人民法庭』建設。因地制宜創新人民法庭訴前調解模式:北安法院創新『背包法庭』做法,『一背就走、一呼就到』,隨時化解矛盾糾紛;五大連池法院成立景區法庭涉旅糾紛訴源治理工作站,集糾紛快速調處、景區人民調解中心、法庭庭前調解等功能於一身,高效化解涉旅糾紛;遜克法院實行訴前調解員、訴訟聯絡員、司法信息員『三員合一』制,切實提昇基層矛盾預警、訴前解紛、合力化『訪』能力。各級法院21個人民法庭與全市12個居民服務社區、98個鄉鎮自治組織開展工作對接,創建『無訟村屯(社區)』示范點47個,建立巡回審判點、法官服務站158個,有效推進全市基層由『少訟少訪』向『無訟無訪』轉變。
下一步,黑河中院將持續抓牢矛盾糾紛源頭治理和多元化解,落實落細『四化四解四到位』訴源治理工作部署,依托黑河市訴源治理『百日攻堅戰』行動,不斷激發訴源治理外部合力和內生動力,努力實現全市萬人起訴率穩步下降、審判質效穩步提昇、訴前化解矛盾糾紛能力顯著增強的『一降一昇一增強』工作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