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機車檢查、核對揭示、確認機車信號……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齊齊哈爾機務段滿洲裡運用車間出國班組張曉軍和同事王良武,一早便來到車間,准備開啟新一趟的出國之旅。
56歲的張曉軍是出國班組的一名火車司機,負責將中歐班列從滿洲裡國門牽引到俄羅斯的後貝加爾站。等到中歐班列在俄方換裝後,他再把空車拉回滿洲裡。雖然已經年過半百,但張曉軍的身姿依舊挺拔,和伙計在執行乘務作業時,動作統一,標准規范。『我們服務著「一帶一路」,牽引著中歐班列,我們代表的是國家形象。』張曉軍激動地說。
張曉軍和王良武一個月要牽引中歐班列在國門之間穿梭10次以上。從二十世紀90年代至今,他親歷了『中國最大陸路口岸站』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滿洲裡站國際運輸的發展與繁榮。
張曉軍說,中歐班列剛開行時一天一列或是兩天一列,十一年後的今天,每天能發七八列。每列中歐班列也從過去的二三十節變成了現在的六七十節,運送的商品也從牙刷、牙膏等小商品變成了電腦、手機等電子設備和大型機械設備。隨著時間的推移,中歐班列的貨運量增加了,貨物種類發生了變化,貨運列車也進行了提檔昇級,而不變的是他們數十年如一日的高標准,嚴要求。
1986年參加工作的張曉軍,2008年就開始駕駛機車進行國際聯運。2015年,張曉軍成為第一批中歐班列出境司機。張曉軍告訴記者,從滿洲裡國門出發,到俄羅斯境內有9.8公裡,列車運行只需19分鍾,可是境外鐵路線全線都是7.5?坡道,運行中,張曉軍必須根據天氣等情況做好充分預想,運行中精力集中,時刻根據線路縱斷面等情況,預防性撒砂、調整牽引力,防止機車空轉,纔能保證中歐班列安全運行。
『你別看只有9.8公裡,但路況復雜,檢查繁多,走一個來回需要十幾個小時,最多一次要三十幾個小時。』說起自己的工作,張曉軍沒有過多描述他們的辛苦,更多的是自豪。
『作為班組的一份子,我心中有著一份沈甸甸的責任感。我們班組獲得的榮譽,正是源於我們肩負的責任。』在榮譽牆上,記者看到了滿牆的獎狀,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先進班組、先進黨組織、先進班組標兵、中華全國總工會工人先鋒號、火車頭獎杯、黑龍江省勞動模范……在明媚的陽光照耀下,這些榮譽映射出每位出境司機肩上的重任與崇高使命。
從副機、司機、司機長、乘務長再到出境司機,張曉軍用了十七年。在張曉軍心裡,這份榮譽感無可比擬,他也始終以最好的狀態,做好每一次工作。
『全國開行的經滿洲裡出境的中歐班列,我們班組是最後一棒,踏出國門,我們也是走向世界的第一棒。每一棒,我們都會做的更棒!』張曉軍高興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