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改善金融生態環境 對非公經濟多關愛少歧視
2006-02-08 10:05:29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曲靜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2月8日電 7日,在政協會分組討論中,省工商聯的一份《關於改善我省金融生態環境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的建議引起委員們的高度關注與熱烈討論。

  省工商聯來自民營企業的委員們,結合實際提出了我省金融環境中的非生態現象:金融機構對非公企業存在『所有制歧視』;非公中小企業融資存在成本負擔過重;信貸結構存在失衡,主要表現為短期負債比重過高,中長期融資渠道不暢;間接融資渠道存在支持力度不夠;直接融資渠道存在開放度低;社會信用制度建設存在滯後……

  省政協委員、省工商聯副會長陳宏敏綜合委員們的建議提出,從六方面入手改善我省金融生態環境:

  從政策和機制上,擴大銀行對非公企業的信貸支持。一是向銀行明確提出對非公企業貸款的指標要求(指標可按非公企業GDP或稅收所佔份額來確定)。二是關於省人民銀行為中小金融機構提供的滾動專項再貸款,建議適當擴大規模、增加種類及延長期限。三是建立銀、企、政定期交流制度,推進三方的溝通合作。

  放松准入管制,為地方性中小商業銀行和機構投資者創造生存空間。建議加快完善相關法規,明確界定非法集資和民間借貸的政策,鼓勵和扶持有實力的非公經濟向這方面發展,引導民間融資公開登記,規范民間融資的合理經營,鼓勵支持設立非公有制的地方中小銀行和非銀行類機構投資者,盡可能發揮民間資本的作用。

  完善擔保體系,改進擔保機制。一是建議通過政策引導、資金扶持、輿論宣傳等手段,積極引進戰略投資者,大力鼓勵民間和社會資本進入擔保市場。二是建議組建具備一定規模和實力的省級再擔保機構,以有效分擔擔保機構的風險,拓展擔保機構間的合作,構築國家到省再到地市的再擔保完整鏈條。三是建議建立面向非公企業的、有中立民間機構全程配合的擔保體系。

  引導和支持融資租賃業的健康發展,拓寬融資渠道。通過融資租賃,中小企業可以實現『融物』為『融資』的目的,從而繞過銀行貸款抵押難的問題。因此,應積極引導和支持融資租賃業的健康發展,為其創造良好的政策和制度環境。

  擴大直接融資比重,積極培育發展債券市場。建議省委省政府積極爭取國家在東北設立區域企業債券市場的試點,區域內有條件的企業不分所有制一律允許發行債券。同時,積極發展我省債券市場,對中小非公企業放寬企業發行債券的管制。

  大力推進『信用龍江』建設,遏制道德風險。在省內大力實施『信用政府』、『信用中介』、『誠信企業』的系統工程。建立企業和個人信用檔案,加強以銀行為中心的信息征集中心建設,完善公共信息登錄系統,明確信用標准,強化信用監管,維護系統的准確性、有效性和全面性。優化社會信用環境,嚴厲制裁惡意逃廢銀行債務的不良行為,同時,對貸款企業出現的違約現象,及時在征信系統裡予以反饋。